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乐清市 > 正文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清市全民科学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2021-05-29 乐清市 收藏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乐清市全民科学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乐清市全民科学素质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深入推进我市科学素质行动,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根据《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温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温州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实现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全面落实上级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我市新时代全面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居温州乃至全国前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突出科技发展和社会民生等主题,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均衡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3.7%提高到8%以上、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8.3%提高到13%以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17%提高到21%以上。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科技传播手段与形式日益丰富,科普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到2020年,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2家,实现主流媒体科普类栏目全覆盖。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协同共建、社会动员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十三五”时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1.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2.推进中小学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加强中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探索建立以校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小工程师、小营养师、小理财师等八大类课程群,增强课程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推动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展,鼓励学校根据办学特点设计课程,开展师生创客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推进科技活动进校园活动,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推进科学普及与学校科技教育的融合。

3.广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科技教育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科学健身运动等知识。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开展经常性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普体验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加强网络科技体验,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引入校园移动互联、学习分析等技术,优化教学和管理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平台),形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教育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科协,参加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环保局、市卫计局、市体育局、乐清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气象局、市妇联、市社科联、团市委。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围绕科学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函大、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能、气象防灾减灾等教育培训,大力宣传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到2020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0人、具备农民技术职称总数达到6000人、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达到1000人。

2.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各类科普活动,大力普及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绿色殡葬等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思想理念,反对封建迷信与邪教,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每年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0场次,受众50000人次。

3.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将科普设施与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建设相结合,纳入村镇文化设施总体规划。深入实施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完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获得全国“科普惠农”项目2个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市科协,参加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气象局、乐清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实施职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继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巾帼建功等活动,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等作用,开展各类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深入推进“乐清工匠”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安全生产和创新创业等培训,大力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到“十三五”末,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00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

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高级研修、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广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组织技术攻关、技术咨询与服务,开展跨行业、跨学科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开展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

3.开展经常性职业科技教育活动。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通过企业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现代科技知识、科学生活知识的宣传;利用企业科研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建设企业科普场馆。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提升职工素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鼓励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发现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深化实施“名师名家”工程和行业“首席技师”评选制度。

4.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科普宣传。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发挥企业、社会团体、科普场馆、妇女之家等作用,举办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应急避险等主题活动,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参加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卫计局、市气象局、乐清广电传媒集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公民科学素质、防灾减灾内容纳入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活动的教学计划,把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党政分管领导、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创新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创新理念与创新思维。

2.丰富学习渠道和载体。围绕我市“二轮驱动”“三大转型”与“四个城市”建设,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五水共治”等专题讲座。每年举办高层次科技科普报告会、讲座1场以上。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技场馆、科研院所、企业生产一线考察调研,拓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视野。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乐清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eqingshi/20210529/10368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