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市2006年基础教育工作意见和教育局2006年工作意见,紧紧围绕“教师素质提升”这一中心,突出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两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提高全县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方针,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学生成长工程建设为载体,具体落实六大抓手,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抓思想认识。要积极建立德育交流学习平台,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内容和途径:二抓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德育导师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等途径强化班主任队伍、德育导师队伍、家长队伍的建设。开展德育名师培养和评选工作。三抓文化工作。通过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营造学校德育文化,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四抓重点工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幼儿园、小学要注重行为习惯和劳动教育;中学要注重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教育。五抓社会联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要加大农村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六抓质量监控。从未成年人行为不良率、行为规范达标复查和抽查、学生非正常死亡率等方面进行监控。
2、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认真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三年来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适时召开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继续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继续发挥全县12所实验试点学校的作用,逐步完善新课程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各校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实施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并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尤其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学校人本管理思想、努力实践轻负担和高质量等方面进行凋研。进一步抓好新课程实验总结,迎接嘉兴市新课程实验成果展示。
3、改进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改变以补课、增压来提高教育质量的状况。推进学科基地建设活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改革高中段招生制度,继续修订小学、初中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出台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办法,把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和激励性。进一步做好“从起点看变化”这篇文章,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段学科教育质量抽测制度,规范学生竞赛管理、鼓励学校抓好提优补差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假日活动,使学生假日活动真正做好丰富多彩,生活活泼。积极尝试质量扩面监控反馈制度。
4、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艺卫和安全工作。 普遍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搞好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扩大和调整体育训练点,命名体艺训练点,抓好体艺特色项目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中考工作以及省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一次学生健康档案检查。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强调抓季节、抓心理、抓隐患。
5、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针对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强化补习教育;针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强化助学券和爱心工程;针对三类残疾儿童强化随班就读并办好县育才学校;针对外来民工子女强化就近入学。
(二)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在落实完善“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前提下,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时机成熟。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具体通过以下八大抓手:
1、认真落实县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积极推进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一要广泛宣传,做到招生政策家喻户晓;二要周密部署,做到有计划开展工作;三要加强培训,做到不同层面的教师、学生掌握评价标准;四要注重积累,开展调研,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建立中小学骨干学科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今年,全县各中小学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积极申报各学科的建设基地。教育局将会同教研部门切实制订有关制度,规范学科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3、进一步建立教研管理网络体系。要建立并健全各级教研网络,要进一步发挥学科中心指导组的作用。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教研管理意识,积极倡导精细管理。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着重从七个方面抓起:教研的基本要求、教研的规范程序、教学的各类计划、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教学常规的奖惩考核等。
4、加强中小学城乡结对工作,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城乡校际结对互学为抓手,继续扩大校际结对的面,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示范学校的作用。制订制度和计划,强化交流、互学、促进、提高的工作规范。与此同时,加大小学、初中示范学校的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八所中小学的创建过程。协助市教育局做好“省级示范中小学”的评估抽查工作。
5、建立学科质量动态增量分析评价制度。各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重视学科质量的分析工作,并以改革教师评价为契机,积极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机制。进一步重视中小学管理与质量的调研工作。3月初召开全县初中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现场会。召开小学教育质量管理研讨会。
6、精心筹备并组织体育中考、实验操作考查以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
7、认真做好全县小学、幼儿园毕业生的摸底调查,规范有序地做好义务教育段的招生工作。
8、加强特色学校建设,进一步发展学校内涵。要针对学校各自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结合学校自身的环境位置,认真分析学校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积极探索并实践特色学校的创建。
(三)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高中段教育是我县基础教育的终端教育,三所普高的教学质量深受社会的关注。
1、各高中学校要不断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各自的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进一步重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并且制订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调研制度。
2、依据高中学校特点,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加强质量监测与考核为重点,建立健全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重视会考质量,做好增量分析,全面实施对学生学业的动态管理机制,有的放矢开展提优补差工作,努力在高考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县高考上线的总量和质量。
3、根据高中学校规模大的实际,要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重视扁平化、精细化的管理,在管理中出成效。
4、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新课程实验培训工作。努力做到宣传到位,观念先行,以积极的姿态迎接高中课程改革。
(四)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抓好学前教育
1、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幼儿园发展的同时要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加强幼儿教育工作调研,因地制宜,制定一套适合本县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切实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在镇政府领导下由中心幼儿园统筹统管的模式,修订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强化镇中心幼儿园年度考核的力度和等级评估工作。
3、认真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强撤点布局工作,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并继续保持在96、5%以上。进一步深化城乡幼儿园“姐妹园”结对活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我县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4、进一步贯彻新纲要,加强课改总结。拟召开以“幼儿园环境建设”为主题的园长论坛。
(五)进一步加强普教科的常规工作。强化各类学校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全县电子学籍管理,规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工作,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真处理各类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二○○六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