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幼儿园:
2006年全县学前教育工作要以贯彻落实05年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涵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我县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认真贯彻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为贯彻落实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进一步明确我县幼儿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到2010年,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嘉兴市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90%以上托幼园所进入等级托幼园所行列;在办好实验、机关两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基础上,争取再有1-2所幼儿园成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6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全县幼儿园专任教师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规定学历要求,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0%以上;积极实施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县2-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60%,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普遍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根据事业发展目标,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切实发挥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推动我县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建立托幼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园长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上有新举措,全面提升全县学前教育管理水平;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力度,推进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继续加强规划管理,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各镇中心园要在镇政府领导下完成各镇学前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将学前三年入园率、2-3岁入托率、教师合格率和高标率、布局调整、外来人口入园、中心园建设、中心园达标升级等等工作列入规划,并制定落实措施。
2006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6.5%以上;60 %的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嘉兴市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全县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达35%以上;积极实施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县2-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48%。
二、加强中心幼儿园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幼教管理水平。
各镇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要积极推进政府领导下,镇中心幼儿园统筹统管的管理模式,即按照“六统一”原则进行统一管理。一个镇至少办好一所符合市级标准的镇中心幼儿园,促使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以及对村办、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园的业务指导作用,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对它们的保育、教育的业务管理工作。
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探索办好镇中心幼儿园的新经验、新办法,要加强对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投入力度,2006年继续开展镇中心幼儿园达标工作,争取有1—2所镇中心幼儿园成为市级达标幼儿园,上半年根据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海盐县镇中心幼儿园设置标准》对镇中心幼儿园进行重新确认命名,根据申报,由县教育局会同镇政府审批命名。继续加强镇中心幼儿园的考核工作,县财政每年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村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和中心园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奖励。镇中心幼儿园要抓住机遇,依据镇幼教事业发展规划,配合政府认真做好中心村幼儿园的设点布局工作,做好中心村幼儿园的新建、改建工作计划,积极推进中心村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改善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以逐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根据国办发[2003]13号文件精神和浙教办基[2006]8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关于公办幼儿园能否承包的问题的复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
三、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要认真开展对幼儿园的等级评估和年审工作,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常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切实加强内部的规范、科学管理,围绕优化一日活动,积极开展体现新纲要理念的教育、保育活动,全面提升我县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准。
随着0-6岁托幼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幼儿园要切实重视保教质量,做到保教结合,彻底转变重教轻保的观念。优质的早期教育系统应该是保教融合的系统,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集体生活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此,幼儿园要按有关法律规定配好配足保教人员,保证一定的师生比,严格按照规定招生编班,控制年龄和班额,保障幼儿安全,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以《纲要》为指导大力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要确立新型的教育观、课程观,要明确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是课程的中心。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要做到切实关注孩子,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突出的、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孩子、激励孩子、支持孩子。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要做到两个“优先”,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优先、孩子喜欢的活动优先,改变以往的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做法。积极创设有利于孩子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弘扬个性的环境和活动。“六一节”县、市举行幼儿七巧板创意活动大赛。举行新《纲要》理念宣传、展示活动。暑期做好教育论文初稿撰写工作,下学期开学初开展学前教育论文评比。
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作用,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示范性幼儿园是各级各类幼儿园中的骨干,要发挥各类示范性幼儿园的作用,建立以各级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的指导和服务网络。(1)进一步规范、深化姐妹园结对活动。要以规范程序、优化过程、加强考核为抓手,切实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在教师培养、教育研究中的示范指导作用。(2)充分发挥实验、机关、万禄三个幼儿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结合各基地园特色有重点地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师能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3)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在办学理念、办园特色、园所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教育科研中不断探索实践,提高办园品位、办学层次。示范性幼儿园要定期总结经验,展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每年3月向市学前教育学会年会“园长论坛”递交教育管理论文。(4)完善幼儿教研网络建设,建立县幼教教研中心组、片教研组、园教研组三级教研组织机构,强化教研氛围。
同时,幼儿园要严格按规定项目收费,履行收费申报、备案手续,实行收费公示制。
民办幼儿园要进一步依法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确保投入,要把幼儿的安全健康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保障幼儿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县城幼儿园要进一步树立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开拓创新,走内涵发展、特色强园之路,为提升全县学前教育水平作出贡献。3月份在城区幼儿园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我县学前教育管理和保教水平。
加强园长队伍建设,以有效发挥园长在思想、业务上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做好园长培训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园际交流、互帮互学等方式,提高园长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全县幼儿园园长中,倡导“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民主务实”的管理作风。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园长要集中精力钻研业务,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的思想,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和人文精神,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追求管理创新,使幼儿园迈入优质化发展的境界。继续开展“园长论坛”。
积极探索优化幼儿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要扎实开展师德创优活动,基于目前幼教现状和幼儿教师的地位,要强化师德要素,在幼儿教师中倡导“敬业、奉献、勤学、进取”的专业精神,使师德成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要把好教师进口关,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继续鼓励在职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开展继续教育,强化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鼓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06年开展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评选,认真举办好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
进一步优化幼儿教师队伍,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养老保险,逐步解决医疗保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教师队伍。4月份完成幼儿教师待遇状况调查。
五、切实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各级各类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位,检查到位。园长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肩负起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责任,从幼儿活动场地、大型玩具等设施设备及食堂管理,幼儿的饮食、饮水,教学、保育的过程环节,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管理规范,形成具有长远效益的安全工作机制。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