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海盐县 > 正文

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1-06-01 海盐县 收藏
朗读

各中小学、职成教中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随着我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启动,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我县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将成为我县中小学追求的理想的办学境界。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各中小学办学层次,现就我县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水平,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为主线,以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潜能为目的,坚持实事求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形成办学特色,发展特色学校,从而全面推进海盐教育现代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努力实现海盐教育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好上学、上好学。

二、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方针,既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无一例外”地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无一例外”地使他们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上述两方面的要求的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达到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的目的。

2、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强化学校管理,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

3、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特色就是品牌,创建特色学校就是显露办学个性,全县各中小学从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出发,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长久不衰,朝着“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方向努力与发展,必将彰显全县各校的办学个性,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更是丰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张扬等是新课程的追求,也是我们创建学校特色的根本目的。可见从学生素质的培养来看,学校特色建设与新课程的实施是一致的。尤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新形势下,要求各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发,这无疑为学校特色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同时,特色学校建设也将推进各校新课程的实施。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

特色学校从总体上说,它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涵,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育人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必须把握以下方面:

1、学校特色建设应将目的定位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长显著提高上。

2、学校特色建设必须在素质教育某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运行机制,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强项。

3、学校特色建设体现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既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特长学生的大量涌现。

4、学校特色是以特促全,以特促优,整体优化,提升水平,形成优质教育。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

学校特色是长期沉淀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过程,因此需要各校进行精心策划。特色学校项目的确定,不仅将决定学校特色建设的成败,而且将决定学校今后能否获得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因此,各校在特色建设方向的把握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地说:一是从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出发。在办学过程中找出学校自身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持之以恒。所以,各校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准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二是从本校师资的实际出发。要分析本校教师哪些是有专长的,有些什么专长。一般来说,学校所期望的特色,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入,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三是从本校的物质条件出发,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对特色学校的培养能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四是从本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养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其为学校特色建设服务。

根据我县的地域优势、文化传统、教育特点,规划了我县教育的特色板块,提供学校特色建设的参考方向。如“传统文化教育板块”、“科技教育板块”、“艺术教育板块”、“德育板块”、“教育信息化板块”、“心理健康教育板块”等。学校也可以从办学思想特色(如治学方略、办学理念)、教育的特色(如教育模式、教育风格)、教学特色(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校文化(如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管理特色(如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办学成果特色(如人才品质、学校品质)等领域来设计体现学校特色的创建规划。

特色学校建设要充分进行论证,要组织本校教师或适当邀请有关专家,对学校确定的特色项目进行论证,努力使学校的特色方向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更可行。学校的特色建设要经教代会审议通过,使广大师生认同本校的特色建设,从而使特色凝聚师生、学校与社会,产生合力。

五、学校特色建设的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对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切实把学校特色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深化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各校领导一定要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审时度势,下决心把创建学校特色工作抓好。

2、构建目标,真抓实干。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向既定的特色目标长期努力,不断前进,提升办学层次的过程。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各校克服来自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困难,需要克服校内外各种习惯思想的影响,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艰苦努力,执着追求。为此,各校领导要选准目标,抓住不放,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切实做到年年有思路,年年有措施,年年有发展。在学校特色建设中,一定要防止急功近利,将创建过程速成化;防止以偏概全,将创建特色简单化;防止忽视常规,将特色建设低层化。

3、各校都要把创建学校特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工作,教育局今后每年对每所学校的特色建设进行考评,设立单项奖励。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评的重要项目。要求各校在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这个规划至少应包括三个部分:(1)特色建设的背景分析;(2)特色建设的目标确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分步制定具体的目标。(3)特色建设的策略和具体的措施。写明围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保障机制的建立等。)于2005120前上报普教科,将规划作为考核各校特色建设的依据之一。

4、县教研室、教科所人员要努力转变观念,深入实际,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主动把握我县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态势和走向,为各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指导,帮助总结我县各校特色建设的经验,不断推出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海盐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haiyanxian/20210601/17108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