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县职成教中心、各镇成校、本局各科室:
2005年职成教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县职成教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和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今后五年我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以《教育部等七部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为核心,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海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大宣传力度,为职成教事业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二、夯实基础,科学规划,进一步提升职成教办学水平
2005年继续抓好四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⑴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职成教工作的良好氛围,打好一个思想基础;⑵争取每年都有经费投入,夯实一个物质基础;⑶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为职成教事业,造就一个人才基础;(4)以创新的思维,通过我们艰辛的工作,进一步提升职成教工作的良好声誉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形成一个发展基础。
贯彻落实《嘉兴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办法》,进一步重视成校建设和发展,规划和实施成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打造学制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超市”,进一步提升职成教的发展水平。各成职校进一步抓好各项创建工作,要“出海盐经验、树海盐门面”。省一级以上成校要通过自查自评工作,切实做好各项整改,迎接市局复查。要巩固和加强村级成校(教学点)的建设,今年局将继续开展争创县级第二批示范性村成校评比活动。
我县职业教育要紧密接轨市场,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2005年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十一五” 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教育专业规划,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专业规划必须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根据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效开发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认真组织调查研究,抓好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形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服务,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三、扎实工作,打造特色,开创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1、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海盐县教育局[2004]169号文件《关于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在2004年健全组织机构、构建网络平台的基础上,2005年,各社区教育中心下属各分校要积极营造社区氛围,广泛开展农村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双万工程”,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整合各类人才资源,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各社区教育中心必须进行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将要通过召开现场会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大力发展学历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海盐县教育局[2004]160号文件《关于发挥电大优势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实施意见》,在电大海盐学院教学点授牌的基础上,2005年浙江电大海盐学院及各成校要成立远程教育相应的行政领导机构和教学指导机构,有专人主抓。确保教育教学和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各镇成校要根据本镇“一优二高”农业特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各镇成校要主动与当地党委组织部门联系,依托电大,承担农村党员干部现代教育任务。主动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及有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配合电大开展好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期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抓好学员的实习、实训工作。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好学员深入农业示范项目基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有所长,为“三农”服务。
3、继续强化技能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海盐县教育局[2004]2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成职校培训工作的意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 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广泛性。在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2005年我局将加大对各成职校教育培训的调研和考核。通过外出学习、内部调研,出台成职校教育培训考核细则,考核结果将直接与局奖励经费挂钩。进一步加强成职校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今年计划召开“成职校结合技能培训加强基地建设研讨会”充分发挥基地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继续开展“万名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努力完成全年400名的培训目标。进一步保持我县双证制教育的良好势头,计划在双证制教育典型乡镇召开“双证制”教育工作现场会。
开展“万名农民培训工程”以失地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完成全年1000人的培训目标,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再就业培训工作,努力完成全年2000名培训目标。充分发挥县级示范性村成校的示范与辐射功能,使农民培训工程落实到位,确保年培训率达到40%以上。
4、打造特色,开展以网络社区教育拓展教育培训新领域。为构建符合我县实情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我局提出“铸造数字社区,共筑网上家园”的工作目标,海盐社区教育网站的顺利开通,使我县开展网络社区教育的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学校资源社区化,社区资源学习化,使各镇社区教育中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我县开展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各成校要在培训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网”这一平台,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使用方便灵活的优势,“宣传社区风采,服务社区教育,传送社区信息,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艺术教育、家庭教育和“科普”等精神文明教育;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科技、经济信息的宣传和咨询、社区成员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作;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对社区成员进行家政、卫生保健、文化艺术、政策法律法规、娱乐休闲、各类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职工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必要时开办随班就读的面授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挂靠高等院校,举办电大远程教育或自学考试辅导途径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带动群众致富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以镇村各种社区教育基地为中心,开放各种设施,开展多种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培训,促进我县社区的文明进步和各类社区教育中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各社区教育中心要加大社区信息的报送,充分挖掘各村、企业、农户、种植业基地等信息,抓住重点、挖掘亮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社区教育网。将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使用情况进行重点考核奖励。上半年召开全县网络社区教育工作研讨会,做好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县的创建工作。
四、加强专业建设,突出重点,继续打造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继续做好对职成教中心创建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规划与组织实施。指导学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技能鉴定站的建设。抓好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地方产业就业形势,积极搞好我县企业技术工人需求的调研工作,科学合理地设置社会需求专业,确定人才培训规格和数量,做好专业调整,做大、做强、做精骨干专业,积极申报市级示范专业,认真做好市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复评准备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培养我县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工人。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职教科研院所的联系,利用高等学校的师资、科研、教学优势提高我县职业教育层次。继续加大对机械加工专业的投入,建设以企业、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专家库”,进一步打造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实践水平
进一步重视成校领导与教师的能力建设,通过有关交流活动,提升成校领导“办好学校,管好队伍,当好校长”的工作理念与实践水平,提高成教干部“组织与实施”和“沟通与协调”的能力,以适应成教工作的新形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发展,各成校要抓住机遇,强化市场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危机意识,优胜劣汰。今年继续安排对各成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继续在暑期组织职校专业教师到厂家生产实习和安排教师外出进修提高,培养“双师型”教师,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出一条职业教学的新模式,使教学与生产相适应。加强与规模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联合,做好“产教结合”,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加大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力度,壮大实力,加快发展。目前除了加强与浙江工大的合作外,今年要寻求与嘉兴学院、浙大等进行联合办学,在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
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观念、机制、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在“三守一扬”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提升,在强调如何“做人”的基础上,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2005年初召开职成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研讨会。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工程,加强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技能教学,做好职校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情况的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声誉。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调研指导工作,指导好学校制定有关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性教学,鼓励开发有利于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继续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树立“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在科研中锻炼和提高队伍”的思路,加强学校教研活动管理,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进行教育教学调研。继续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评比活动、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
强化职成教中心校部二级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研究校部二级管理工作中的激励、考核、奖励的机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能。
七、加快发展、拓展功能,切实办好电大和教师进修学校
电大要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总结性评估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切实加强电大师资、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等队伍建设,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海盐县教育局[2004]160号文件《关于发挥电大优势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发挥电大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把受教育的广泛性落到实处。要扩大远程教育规模,大力举办远程本、专科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服务考生。努力开创现代远程教育新局面。
教师进修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职能意识、服务意识、强化教师培训工作职能,注重调查研究,主动当好县局参谋,根据海盐县教师继续教育“十五”规划实施意见和新课程改革培训要求,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和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继续开展教职工全员培训,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再提高工作,切实转变教师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改变教育手段;切实做好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在新课改培训和教师常规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取得实效。
八、认真组织,加大宣传,做好职校招生工作和毕业生工作
2005年我县根据初中毕业生数,和普职比不低于1:1的比例,力争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3%,要及早制定出今年职校的招生计划,继续实行春秋季职校招生,并根据海盐产业的实际,适当调整专业的招生人数。为了让更多的初三学生了解今年我县中职招生专业和计划,招生学校要认真编写好宣传材料,编印招生手册,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学校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使广大初三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县职校的职业教育情况。进一步协调和沟通好与初中学校的招生工作信息,确保今年招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做好毕业生去向的跟踪调查,关注每个学生的就业情况。
九、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各职成教学校要高度重视抓好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坚持学校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抓好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抓好校舍安全、饮食(水)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住校生安全、师生集体活动安全、网络安全等管理工作;要积极倡导警校共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长效的管理监督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十、其它常规性工作
1、配合县自考办办好镇自考联络站,不断提高服务考生的工作质量。
2、认真做好《新农村》杂志的征订与发行工作,认真做好成人教育统计年报工作和各类台帐整理、资料积累和收集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青壮年非文盲率。
3、认真做好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开展的调整认定准备工作。
4、做好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卫生、体育等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5、做好局党委、行政交办的有关工作。
二○○五年二月十八日
- 上一篇: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实施意见
- 下一篇:关于举办海盐县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