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以“落实精细化管理,追求有效性研究”为目标,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真难题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县教育局与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思路,巩固科研基础,挖掘科研亮点,培育科研特色,提升研究质量,提高科研实效,以高水平的专业引领、高质量的科研服务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努力实现科研工作的科学、优质、高效,保证科研工作能真正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与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决策论证、智力支持和动力助推。
二、工作目标
1、认真把握好科研工作的方向和研究重点,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2、加强科研方法的指导和课题的过程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重视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骨干的培养,通过多样的研究手段,活跃学校的研讨氛围,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4、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指导扶持力度和成果的推广工作,提高优秀研究成果的产出率和影响力,打造科研精品。
5、发挥中心组和科研基地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广泛的合作交流,提高农村学校科研水平,促进均衡发展。
三、研究重点
1、以“一校一品建设”为主题,以特色研究课题为载体,加大对学校特色文化、特色项目、特色教育的研究。
2、以“构建和谐德育”为主题,以德育研究课题为载体,加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以“精细化管理”为主题,以管理研究课题为载体,加大对学校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校本研修、学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4、以“有效课堂”为主题,以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为载体,加大对教法、学法、练习、评价等研究,探索“轻负高质”教学路子。
5、以“课程改革”为主题,加大对高中新课程和新高考研究,加大对初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加大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科技教育、体卫艺教育的研究。
另外,还要继续加强对“一体两翼教研共同体”背景下校本教研、网络教研、学科基地建设、校际结对工作以及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研究。
四、主要工作
(一)认真做好2009年度各级课题的规划与立项评审工作。
1、调整县级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办法,将采取分类规划、限额申报、分类立项、差异资助的办法,并将对不同类的课题提出不同的设计与申报要求,以突出研究重点、控制立项数量、优化课题布局。重点扶持那些具有较长研究周期、较大改革力度、较多研究投入的重大特色研究项目。
2、加大对省、市级规划课题、教研课题申报工作的指导力度。今年对申报省、市级的课题将采取提前申报,以尽早确立推荐项目,并组织科研中心组的成员分组进行指导,以提高省、市级课题的申报质量和立项数量。
3、重点推动学校主导性课题与教学问题专项研究。以主导性课题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以教学问题专项研究聚焦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
(二)认真做好2009年度各类主题研讨和科研评比工作。
1、组织好省、市2009年度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比和海盐县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并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
2、认真做好嘉兴市、海盐县2007——2008年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科研型校长、科研标兵评选工作
3、组织好县教育学会2009年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
4、继续深化“一体两翼教研体系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联动”两个专题的研究,并组织一次专题论文评比活动。同时将组织开展以“学校主导性课题与学校特色建设”、“科研聚焦课堂与有效教学”、“和谐德育”等为主题的县级研讨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
5、组织省级立项课题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活动,提高省级课题的研究质量,为参与省级科研成果评比打好基础。
(三)认真做好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结题检查认定工作。
1、进一步发挥“课题管理博客”在课题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县级以上立项课题在其研究周期内的博客建设情况(资源上传的数量、质量)将作为课题结题认定的重要依据,以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和网络交流,提高课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丰富课题研究的网络资源。
2、强化课题研究的论证制度和研讨机制。在继续落实课题研究 “六个一”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各课题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一次期初开题论证、期中主题研讨、期末总结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均应对立项课题组织一次评估检查活动。
3、建立课题研究常规调研制度,不定期对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4、实施重点项目跟踪制,突出管理重点,打造科研精品,加强成果推广。2009年将选择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实践推广价值的研究课题,实施项目管理,进行重点指导,并组织各种研讨交流、成果评比和成果推广活动,提升海盐重大科研成果的内涵和影响力。
(四)认真做好科研协作交流和对农村学校的科研服务工作。
1、今年课题申报前,将组织科研指导中心组成员到所有农村初中学校和部分农村小学进行选题和设计方面的专项指导,帮助农村学校提高课题申报质量。
2、建立对农村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蹲点指导制度,每学期选择部分农村学校开展送研下校活动,对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现场指导。
3、强化市级科研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要求每所市级基地每学期必须承办一次片级以上科研活动,必须选择两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面对面指导。市、县级科研基地学校的优秀研究项目产出、科研活动承办、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工作将作为每年基地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4、完善科研指导中心组工作机制。调整科研中心组成员和划分,吸纳部分骨干教师加入中心组,将中心组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幼教、职成教五个,建立中心组活动制度,在提高中心组人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发挥好中心组的指导、引领作用。
5、进一步完善片级科研活动机制,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协作。各片组每学期必须开展一次主题性的研讨活动。
6、加强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的指导,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广研究成果。
(五)其他工作。
1、认真组织好市教育科研高级研修班和论文写作班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2、认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学术评比、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并组织参加南湖之春活动,选派与指导好送展的教师与课例。协助教师进修学校做好首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班的考前培训工作,发挥好培训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3、编辑《海盐教育》五期,努力提高刊物质量。
4、做好县教育学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附:2009年度上半年主要工作安排表
二○○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 上一篇:海盐县教育局2009年普教工作意见
- 下一篇:海盐县教育局2009年学前教育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