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所属各单位:
现将《三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工商 法制 宣传 通知
三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工商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化“法治工商”建设,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履行职能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服务经济相结合,全方位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法制建设,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为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目标
通过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与决策水平,增强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树立依法经营、诚实信用观念,增强企业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 “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和省、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突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点,安排和落实工商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切实做到执法为民。以提高工商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依照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与培训。
三是坚持结合实际,分类指导。要围绕政府工作重点,根据本辖区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好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任务。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
1、坚持以自学为主,结合培训、讲座、案例分析、观看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公务员每年自学法律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重点要学习宣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规则,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技能,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2、坚持法制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自愿培训与强制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培训覆盖面五年期间力争达到100%。
3、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党委(组)或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领导成员学法一般一季度1次,全年不能少于4次。
(二)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宪法,使宪法的基本精神深入民心;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2、深入学习宣传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大力学习宣传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传销、严格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农资、商业贿赂、传销等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风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局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监督。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
(三)积极开展多种内容的主题活动
1、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要把法律宣传作为工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学法制度、网络技术等,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执法人员学法提供条件,为社会提供工商法律信息服务。建立和落实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学法制度、法律宣传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商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2、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商标、广告、企业等级监管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和法律服务进乡村,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促进“三农”经济依法、有序、健康的发展。
4、做好“3•
五、实施步骤
工商行政管理“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全年):县局组织制定 “五五”普法规划,报县普法办备案;根据县局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至2009年):依据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每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同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组织、编印普法资料,开展相关人员法律知识学习与培训,并对工作效果进行总结。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根据县普法办及县局的要求,制定验收标准,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并将有关情况上报。
六、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商所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听取汇报,部署工作。
(二)健全普法工作机构。要确定负责普法工作的机构或专职人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保证法制工作人员充足到位。
(三)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积极与当地政府司法部门取得联系,配合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按照司法行政部门普法宣传的安排积极做好工作。
(四)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应当根据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安排普法经费。要保证普法经费及时到位、充足供给,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应当结合工商系统的执法实际,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在执法中取得成效的评估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普法工作实行每年一次的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规划实施的年度进行考核,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工商红盾网的优势,利用网络体系广泛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工商学会要根据执法实践,制定年度研究内容。个私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做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法制宣传工作。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专项工作、治理重点与新闻单位加强合作,开办工商法制栏目(专栏、专版)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鼓励执法人员向新闻单位投稿,反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和研究成果。12315投诉举报网络要利用接触面广,广泛向消费者宣传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