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印发《亭旁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镇属企事业单位:
根据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将《亭旁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三门县亭旁镇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
亭旁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亭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畅通群众表达渠道,为镇域村民提供更加主动、高效、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风优化和党建夯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和谐发展。
总体目标:依托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以镇、村为脉络,以辖区的居民和单位为对象,划分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划分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内设置相应的组团服务,实时采集网格内每户群众和单位的情况,推行全覆盖、全方位、全程式的服务,努力实现公共资源整合化、管理服务高效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和服务作风人性化,为推进亭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工作内容
(一)合理划分,便民管理。依托基层党组织设置,镇党委设立总网格,按照分片管理模式设立片区网格,将行政村、“两新”组织划分为单元网格。基本做法是将我镇106个村、11个“两新”组织划分为6个片区网格、106个单元网格,即杨下片区网格、坝头片区网格、邵家片区网格、中门片区网格、彭赖片区网格、南溪片区网格。其中,杨下片涉及杨家、包家、狮岭等20个村和11个“两新”组织,坝头片涉及坝头、石滩、下吴等20个村,彭赖片涉及彭家、赖家、郭岙等18个村,邵家片涉及邵上、下叶、下路朱等22个村,南溪片涉及南溪、韩家、赖岙等20个村,中门片涉及刘家、板沸、铁场等18个村。
(二)整合资源,提升服务。镇党委设立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和服务农村、服务企业、惠民利民3个综合服务队,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管理,全程式服务。片区网格设立惠民服务分队,要吸收各职能站所、学校、基层医疗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各行政村、“两新”组织等单元网格设若干个惠民服务组。单元网格要采用“党组织+管理服务组”的组团模式,组长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组员由社区矫正、帮教服务、文化娱乐等特长志愿者、致富能手、乡村医生、驻片民警、农村党员、计生人员、村其他干部或工作人员担任,每组成员4—5名。要进一步深化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按照“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似”的原则,明确单元网格内每名党员所联系的群众(户),做到联系全覆盖。镇综合服务队和片区惠民服务分队要为每个单元网格指定1名成员作为联络人。服务团队主要职能包括党团组织建设、法规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解、信访助访息访、社会治安防范、破解民情难题、困难群众帮扶、环境卫生督查、承办中心工作等十项内容,要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加强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标,形成“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基层工作新格局。
(三)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分层级管理和服务,设计专门的统计表格将他们的家庭状况、就业情况、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程度、土地承包、政治面貌等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要建立联动运行机制,把管理服务队内成员的联系号码制成联系卡,在网格内的居民需要时随时叫得应。管理服务团队要做好网格内的宣传、调查、调解、应急管理服务等基础工作;管理服务团队以重点联系和专业化服务为主,每月开展1次以上集中活动;联户党员要开展经常性的走访服务活动,每年至少要遍访所联系的服务对象2次以上,通过经常性的联系走访,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有效服务。要建立分析协调机制。单元网格党组织每月要召开一次群众需求分析会,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片区惠民服务分队每2个月要召开一次服务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服务队内每个成员都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记录,每组组长定期将各组的情况汇总后上报镇网格管理服务中心。镇党委每季度要召开一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辖区惠民服务队队长联席会,交流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协调解决本级职责范围内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具体步骤
根据各地的经验与成功做法,结合亭旁镇的实际情况,“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具体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调研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成立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领导小组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制定实施方案。在管理服务团队人员中广泛宣传“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有关内容和工作要求。每个村要根据实际,原则上按队组排出若干个组团式服务名单,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实现网络全覆盖。
第二阶段:培训排查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组织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格化分组名单和网格内群众的情况、群众反映的情况如何处理等。各组要按分组情况进行一次大规模、全范围的走访,了解所联系每户群众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
第三阶段:信息录入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根据原有掌握的资料,结合走访后收集的基本情况,信息小组将所收集的资料归类,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台帐。
第四阶段:落实反馈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每个小组根据工作计划,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并将情况分类汇总报镇网格管理服务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每月初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汇总后,提交镇班子成员会议讨论。各村根据镇领导班子会议决定的解决办法及时反馈给群众,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协商解决,确保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
第五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认真总结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服务工作以来,排查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丰富管理内涵,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要成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镇党委还将根据县委的指示要求,成立信息小组,负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数据录入、维护等工作。各村党组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要物色好党小组长、确定党员联户数、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要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老年协会等其他群团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认真组织宣传活动,要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横幅、简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际意义和重要作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业务”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构建干部成长之网,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基层的执政能力。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培训教育、考核评定等各项制度,健全信息收集、协调处理、督查反馈等各项机制,从而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良好运行。
主题词:党建工作 网格化△ 组团式△ 实施方案
抄送:县委办 县委组织部 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共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