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制定背景
(一)必要性
2016年底,农业部发布《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实现渔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台州是中国重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海洋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渔业在全市大农业与海洋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台州渔业供给总量充足,渔业经济运行平稳,但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渔业资源利用过度,以致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实现渔业绿色发展、渔民持续增收、渔区和谐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迫切需要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渔业转型发展。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我市渔业竞争力的主动选择,是倒逼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是渔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需要,对于实现渔业发展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由传统生产经营管理向规模化、组织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渔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由注重渔业经济发展向注重渔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依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
4.《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财建〔2015〕499号);
5.《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相关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渔〔2015〕65号);
6.《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4〕19号);
7.《浙江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培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浙海渔发〔2016〕8号);
8.《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海渔计〔2016〕31号)。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培育结构性增量、调减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链提效、坚持多主体驱动、实现集聚化推进等具体措施,第三部分为改革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贯彻“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方针,以生态优先、改善供给、创新驱动、法治保障为原则,着力提高渔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优质水产品供给能力有效提升,渔业产业产品结构更加优化,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显著提高,发展短板基本补齐,渔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具体措施
1.培育结构性增量。一是发展绿色养殖方式。重点发展循环水养殖、离岸深水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浅海碳汇渔业、山塘洁水渔业等模式,开展“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优化水产养殖布局结构,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二是推动绿色捕捞业发展。压减国内海洋捕捞产能,鼓励发展钓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作业方式,支持渔船更新改造。推进大陈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三是补齐远洋渔业短板。加快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支持远洋渔业国内外基地、椒江中心渔港远洋渔业作业区建设,稳步推进远洋渔业发展。发挥水产养殖技术优势,鼓励“走出去”,带动种苗、饲料和养殖装备出口,推动海外养殖发展。四是加快发展休闲渔业。做好做足“渔业+旅游”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垂钓、水族观赏、民宿渔家乐等新型业态,鼓励创建部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精品)基地,提升休闲渔业发展水平。
2.调减落后产能。一是压减国内海洋捕捞产能。落实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市压减渔船599艘、145160千瓦,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842522吨以内,比2015年下降23.6%。二是调减水产养殖不合理产能。制订实施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严格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