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衢江区 > 正文

群众至上 以人为本 科学安置

2021-06-07 衢江区 收藏
朗读

衢江民政

 

专  刊

 

第1期

 

衢州市衢江区民政局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编者按:7月13日,我局召开了由全区民政干部参加的民政工作研讨会。会上大家根据调研文章作了发言,现将调研文章分期刊登,供交流学习。

      

群众至上  以人为本  科学安置

——自然灾害避灾集中安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上方镇   杨成才

      2010年“6.18”“7.8”两次特大洪灾给上方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全镇14个行政村全部受灾,受灾人口2.93万人,倒塌房屋173户433间,受损房屋321户980余间,山体滑坡73处,11个自然村道路中断,8个自然村电力中断,15个自然村自来水中断,转移群众1300余户40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镇村两级组织及广大干部思想警惕、及时预防,坚持“群众至上、以人为本、科学安置”理念,人员安置及时有力,确保了两次特大洪灾无一人伤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预警及时,措施有力,人员转移安置到位。在汛期,镇村两级干部思想上从未懈怠,始终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6·18”特大洪灾的强降雨于17日晚10时许开始,区防汛办指挥部在下午5时30分许就发出了蓝色预警。镇党委政府接到预警后,立即加强排查力量,安排班子成员带队住镇值班,同时要求14个行政村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巡查制度,一有险情及时转移人员。18日凌晨2时许,灾情趋向严重,各村立即开展人员转移工作,特别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金牛村下西坑自然村,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将三百余名群众分散就近转移到山上安全地带。因为道路堵塞、灾情不明,镇防汛指挥部为确保人员安全没有立即组织人员集中转移安置,至18日晚7时许当临时通道修通后确认转移途中没有危险了,才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帮助下西坑自然村村民全部转移集中到安全、舒适的镇避灾安置点。据统计,两次洪灾共安全转移群众1300余户4000余人,其中集中安置避险的有1800余人,主要是安置在镇避灾安置点和各村避灾点。

     (二)群众至上,以人为本,安置工作扎实到位。对于集中安置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安置”,切实做四到位。一是人员物资到岗到位。在转移灾民还没到达镇避灾安置点之前,安置点管理人员和应急物资全部到岗到位,当灾民到达安置点后,由管理人员第一时间给灾民安排床位,并发放棉被、毛巾、脸盆、草席等生活必需品,并告知灾民避灾安置点包吃包住,让灾民们放心。二是灾民情绪安抚到位。此次灾情比较突然,不少群众惊吓过度,情绪较为激动和复杂。为此,镇里一方面,安排熟悉村民的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与灾民谈心,安抚好村民情绪,另一方面,及时安排医护人员对灾民进行初步的身体检查和治疗,让灾民们放心。当天晚上,全体镇党委班子成员又对临时安置点群众和受灾严重的农户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并告诉灾民党委政府一定会负责到底,让灾民找到心理依靠。省、市、区各级领导也多次到避灾安置点点进行走访慰问,及时带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同时引导受灾群众坚定信心,互帮互助,不等不靠,及时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三是管理制度到位。制订完善了避灾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避灾人品守则、救灾物品入库和出仓管理手续。张贴防灾减灾宣传图片材料,做到宣传到位、制度建全、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在发放救灾物资时,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引起灾民的不满情绪。四是吃住安排到位。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的让灾民吃得好、住得好,另一方面,仔细询问每一位安置灾民的“吃、住、病”,对力所能及的困难,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努力让他们找到集中安置的归宿感,心情安定下来,而不是急急忙忙想回迁。由于工作到位,在灾民集中安置的15天时间里,300多么名灾民们没有任何避免骚乱和不满,心甘情愿服从党委政府的一切安排,赢得了民心。

     (三)迎难而上,加快重建,切实做好灾后安置工作。两次洪灾共造成173户433间房屋倒塌,重建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时间紧。由于避灾安置点暂时的,不可能长期在此居住,灾害过后,区民政部门和镇里给灾民发放了为期半年的生活补贴,由灾民们自行临时安置。经过反复研究,我镇拟主要以集中安置的形式解决倒房户住房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灾民安置问题。为此,在镇财政十分困难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我镇毅然启动了立模小区让灾民们看到重建家园的希望,以此为契机鼓励村民下山集中安置。

      二、存在问题

     (一)避灾意识有待提高。面对百年一遇的洪灾,可以说村民是毫无思想准备的,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如何避险。平时生活中更是缺少灾害意识,房屋建筑侵占河道严重。在集中避灾安置的过程中,许多受灾村民不理解,不愿意离开,通过反复的做思想工作才转移。

     (二)安置点建设有待加强。上方镇镇级避灾安置点虽然有一定的规模、设备也较为齐全,但是面对300多名灾民仍觉得空间较小,安排人员有限。同时,避灾点建设、改造和日常维护检测及救灾物资所需资金不够,投入较少。

     (三)小流域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国家比较注重大江大河的治理工作,而忽视小流域的治理。因为小流域河道狭窄、防洪能力有限,而村民房屋大多数临水而建,安全隐患较多。

      三、几点启示

    一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为了救灾安置灾民,我们有的干部连续几天几夜没休。“6.18”洪灾转移灾民时,我们的镇村干部陪同灾民徒步走上好几里山路到集镇避灾安置点,有的干部甚至走了好几回。“7.8”洪灾,全体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通宵组织村民转移并开展巡查工作。

      二是要做好日常避灾点建设。在避灾点建设过程中,坚持“全面覆盖、安全便捷、整合资源”等原则,切实做到选点科学、设施齐全、标志明显、制度完善。在面对突发性灾害的时候,就能迅速而有效的安置人员。

      三是要有科学避灾安置方案。要制订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配套的救助预案,在指挥机构要有人员职责分工、人员安置方案、安置程序、后勤及医疗保障、回迁条件以及救灾物品入库和出仓管理手续。

      四是要标本兼治防灾于未然。近年来,各类极端天气或是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加强避灾安置点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6.18”、“7.8”以后,我们投入了600万元对下西坑小流域进行了彻底地恢复重建,加强了泄洪防灾能力,结果面对2011年的“6.15”、“6.19”洪灾,该村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不用转移安置人员。我镇启动立模建设的初衷也是,一方面鼓励山区村民下山脱贫,另一方面村民下山后面对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就少了,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避灾集中安置工作非常必要,意义也十分重大,因为各类自然灾害难以预料。但是,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加固各类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安全意识,从而增强抗灾防灾避灾的能力,切实做到防灾于未然标本兼治。

      

 

 

签发:黄良诚                              编校:郑文正

 
附  件: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衢江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qujiangqu/20210607/31128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