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乐清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乐清市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16日
乐清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构建惠及全市人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 年)》和《温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 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民健身事业公益性,强化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政策和配套制度,建立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良好局面,巩固体育强市创建成果,为建设“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一)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年人均体育经费达20元以上。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能力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到2015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达到全市总人口的47%以上。
(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加快以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为重点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形成市、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和各镇街建立体育总会和各类社团组织,城乡社区实现体育组织全覆盖。
(五)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充分利用重大活动和传统节庆等时间节点,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群众体育活动。全面推广广播操、工间操,努力打造户外登山、篮球、足球、竞技龙舟、太极拳等品牌赛事和活动,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
(六)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非奥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等基层体育骨干培训,到 2015 年,全市培训基层体育骨干3500人以上,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的 3‰以上。
(七)青少年体质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和良好率有明显提高。
(八)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不断完善。每年测定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人数不少于总人口的 2‰,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建立和完善市国民体质基础数据库。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以上。
(九)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不断壮大。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有较大增加。
三、工作任务
以实施群众体育“六大工程”为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健身组织网络构建工程。100%镇街建有体育联合会、老年体育协会及5个以上体育社团组织,单项体育协会总数达到30个以上。镇街应设置体育辅导站或文体站,配备专门体育管理人员,城乡社区管理机构设专兼职体育辅导员,6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有社区体育俱乐部,行政村建有各类运动队。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和青少年幼儿体育。积极推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村级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建设,创新群众体育组织形式,不断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为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提供便利条件。
(二)体育设施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市本级建设完工占地350亩的新体育中心,改造原体育中心为全民健身中心,镇街建有全民健身中心,60%的城乡社区建有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大力推进小康体育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均等化,实现全市行政村基本体育设施全覆盖。努力实现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公办学校体育设施、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逐步开放,打造步行10分钟健身圈。
(三)赛事活动品牌工程。全市每四年举办一次全民运动会;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以全民健身日和全民健身月为重要载体,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各体育社团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地就近”的原则,大力开展各类人群的体育活动。继续举办乐清市男子篮球联赛、男子足球联赛、乒乓球俱乐部联赛、“雁荡杯”象棋赛、“建桥杯”围棋天元赛等传统品牌赛事。新体育中心完工后,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逐步引进全国性精品赛事,打造乐清体育“金名片”。努力扩大我市定期举办的传统性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形成规模、成为标志;创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一协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普及”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局面。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