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乐清市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乐清市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根据《浙江省“城市大脑”建设应用行动方案》(浙数办发〔2019〕13号)、《温州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温数转办〔2020〕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完善,以公共数据全面汇聚共享为支撑,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为突破点,基于全省统一架构、体现乐清特色的“城市大脑”全面提能,数据要素高效流转,智能设施广泛覆盖,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乡运行“一屏全观”、生活服务“一窗智享”、风险防控“一体联动”、产业发展“赋能提质”,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全省“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建设的典范城市。
(二)分项目标。
1.基础设施更智能。聚焦泛在互联、能级跃升,国内互联能力、本地接入能力、数据存算能力全面提升,5G普及应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聚焦全面覆盖、全域感知,城市“视觉感知”和“状态感知”神经元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城市感知体系。
2.政务服务更高效。聚焦完善市民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整合服务内容和流程,以“浙里办”“浙政钉”平台为核心构建形成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协同办公”体系,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3.城乡治理更精细。聚焦管人、管物、管事、管运行,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共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运行、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数字乡村、社会治理、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城乡治理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指挥调度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城市运行“一屏全观”“一网统管”。
4.生活服务更便捷。聚焦市民日常生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出行、住房和建设、教育、就业、社保、医保、养老、帮扶、文旅、体育和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城市大脑”中枢中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生活服务门户全面集成民生服务事项。探索推行全市统一个人身份识别码,打造无接触式高品质生活服务应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后疫情时期普惠民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生活服务“一码通城”“一窗智享”。
5.风险防控更智慧。聚焦重点领域防范、基层综合治理、隐患排查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消防灭火、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危化品监管等风险防控系统和基层综合治理、社会诉求响应等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城市大脑”公共突发事件协同处置能力作用显现,基本实现风险防控“一体联动”、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6.产业赋能更优质。聚焦提质增效,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广泛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活跃,智慧城市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基本形成双向赋能、互动发展的良性态势,助力全市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深度整合。按照全市“一盘棋、一体化”要求,统筹兼顾各领域、各系统、各单位建设重点,推动形成结构清晰、体系完备、标准统一、操作性强、便于迭代、深度整合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
(二)需求为先,有序推进。改变智慧城市同构化思路,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解决城市治理“痛点”、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开展基于数字大脑的智慧应用建设。坚持以应用场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大脑”项目建设。
(三)政府引导,聚合生态。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提升“城市大脑”建设活力。在面向民生服务的领域,鼓励采取PPP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移动互联网方式向市民提供服务。
(四)完善机制,保障安全。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提升“城市大脑”建设安全可控水平。强化关键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自主、安全、可控。
三、总体框架
乐清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框架为“163+X”体系,具体为:
“1”是一套新基建:统一建设全市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城市数据湖、城市生活服务门户和“一朵云”“一张网”“一个中枢”“一个工具箱”“一套安全体系”五大基础支撑平台构成的新基建体系架构。
“6”是六类新应用:根据乐清市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着力于推动创新驱动、数据引领的产业经济;打造精准高效、协同一体的政务服务;塑造精建精美、城乡一体的城市治理;筑造快捷畅通、生态宜居的城市能级;实现无处不在、便捷普惠的民生服务;构建高效生态、特色创新的数字乡村。优先复制推广省“观星台”平台展示的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
“3”是三大新机制:建立应用开发生态及创新支撑的组织保障体系、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体系、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
“X”是X类创新应用: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联通汇聚各类城市运行数据,吸引企业和个人构筑创新应用生态,激活数据价值,推动乐清市大数据产业发展。
四、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总体框架“163+X”体系的思路,重点推进十大工程建设。
(一)“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全市统一的跨部门、跨层级、多领域、智能化的数字“城市大脑”,通过整合全市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挖掘、综合应用,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化)、态势监测(可视化)、事件预警(可控化),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协同处置跨域业务、支撑应急决策指挥。逐步推动应急指挥、城管指挥、交通管理、医疗急救等行业管理和指挥系统接入,实现联动运行和一体化指挥调度。加快建设各乡镇(街道)“数字驾驶舱”,构建形成市、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联动的智慧治理体系。(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各乡镇<街道>)
(二)城市数据湖建设工程。
依托乐清城市数据中心平台,以统一的时空基准,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时空地理、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基础数据资源汇聚和更新机制,加强各类主题库、专题库数据建设和汇聚。完善智慧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统筹全市影像数据服务,促进部门业务数据空间化。广泛整合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打造城市数据湖。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完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支撑行业、基层构建完善应用体系。利用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进政务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资源集中向社会开放,提高公共数据社会化利用水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三)城市生活服务门户建设工程。
以满足市民和企业需求为核心,集成医疗、出行、住房和建设、教育、就业、社保、医保、养老、帮扶、文旅、体育和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服务资源,打造城市生活服务统一入口,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化服务,使市民和企业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提升市民和企业获得感与幸福感。(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四)“城市大脑”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工程。
1.“一朵云”提升工程。在市政府数据中心现有资源及安全供电改造的基础上,依托已落地的乐清城市数据中心平台,完善海量存储、实时计算、高性能、可扩展、安全可靠的城市“一朵云”,赋予“城市大脑”强大的存算能力,满足各单位数字化应用云资源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支持语音、视觉等智能分析,为“城市大脑”分析决策提供智能计算服务。(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2.“一张网”提升工程。一是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智慧城市支撑能力。优先在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重大活动赛事场馆建设中部署和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全市家庭宽带千兆覆盖,商务楼宇万兆进楼;提升城域骨干网传输能力和互联网出口带宽峰值承载能力。(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电信乐清分公司、移动乐清分公司、联通乐清分公司)二是优化完善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和视联网覆盖范围,加快形成横向延伸至群团组织、纵向覆盖到村(社区)的网络架构。大力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在电子政务领域规模应用,形成示范引领。(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三是加快建设智能感知体系。完善城市全时空感知、多维度监测的感知体系建设,全面部署道路桥梁、市政设施、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地下管网、河湖林地、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治安防控、气象监测等智能感知设施,同步推进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地下、地面、空中设施设备的视频、物联感知数据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推动对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充分整合路灯、交安、通信、监测等市政设施,打造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疏导、环境监测、无线通信、信息交互、应急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综合物联网络。(牵头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3.“一个中枢系统”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和接入标准规范,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思路,围绕服务指挥决策、行业管理和便民利企,构建“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推动各部门将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集成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工作机制协调顺畅。按照协同治理、联动治理思路,推动各部门以“城市大脑”为基础,整合吸收、升级改造现有成果,丰富智慧化应用场景,为服务企业、市民、指挥决策提供更好支撑。(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4.“一组工具箱”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省、温州市建设的公用能力,统筹规划“城市大脑”一体化应用支撑体系,统一建设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搜索引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语音交互、时空地理等标准化公共组件,满足快速搭建应用场景需要提供各类人工智能的分析应用能力支撑。(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5.“ 一套安全体系”建设工程。根据“城市大脑”安全需求和架构特点,建设同步实施网络、数据、应用、终端、云多维度规划设计,构建一体化、规范化、自主可控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城市大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综合运用电子认证、分级授权、数据加密、安全检测、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灾难备份、区块链等安全技术与措施,建立涵盖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为“城市大脑”提供纵深信息安全保障。(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五)推动创新驱动、数据引领的产业经济。
1.整合城市能源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基于能源大数据的城市用能分析,引入AI智能算法技术,结合生产总值、税收等辅助数据,从行政区域、行业、产业链、企业等多维度进行宏观统计分析,充分发挥能源数据的“国民经济晴雨表”作用。同时通过能源数据反映社会经济运行趋势,辅助政府掌握社会能源消耗态势、开展社会资源配置规划、参考制定各项宏观政策、推进社会企业能源“双控”。(牵头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供电局、市供水集团)
2.推动政府精准服务企业,提升服务企业的水平。
企业服务平台以提升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手段,面向本地注册企业、园区及各类科研机构,根据企业性质、行业发展特性,智能分析企业发展状况,聚焦企业问题,精准服务企业。(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3.完善综合招商服务,助力全市产业发展。
统筹开展招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并根据招商情况和相对应的招商政策进行评估分析,快速提升招商能力。精准定位招商方向,加强产业研究分析。聚焦优质企业和项目,分区域开展精准招商,注重产业链招商,实现产业协同共生。(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4.加强发改综合监测,提升经济运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