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工商所、局各科(室):
《海盐工商局2008年“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十大实事》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海盐县工商局2008年“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十大实事
海盐工商局2008年“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十大实事
2008年,我局将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实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经济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按照省、市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 “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的战略中心,以实现“工商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统一”为奋斗目标,努力做好十大实事,全力推进海盐“一城三地”建设,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落实省局“五个一万”工程,培植扶持重点骨干企业。
力争在有自主产品出口的外向型民营企业中重点培育10个民企自主出口品牌;从现有年产值(或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自主创新能力强、出口创汇多、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中扶持2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在依法设立两年以上且连续正常经营的企业中培植25家诚信民营企业;在区域块状经济、龙头骨干企业中引导25家民营企业联村帮扶;推动100家民企安置失业人员。
二、催生优生各类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进一步落实我局2007年出台的“创业富民十六条措施”,鼓励并扶持全民创业。引导家庭工业有序发展,继续以“发展市场主体”为宗旨整治无照经营,争取在年底实现全县个体工商户净增2000户,民营企业净增5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5家,特色种养殖业经营户新增10家。
三、实施商标品牌强县战略,积极争创驰名著名商标。
引导企业商标注册200件以上,其中,农产品与服务商标注册新增10件,涉外商标注册新增5件;继续培育中国驰名商标重点企业创驰名商标;培育省著名商标重点企业5家,争取新增省著名商标2件;培育市著名商标重点企业20家,争取新增市著名商标10件;培育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培育市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
四、提升改造镇区农贸市场,培育壮大新兴专业市场。
以农贸市场为基础,抓好星级市场创建,提升市场档次,使群众满意;继续加强对专业市场的培育和调研,探索培育小家电、印刷专业市场可行性,重点扶持和规范紧固件五金城等新兴专业市场的发展。
五、拓宽行业企业信用监管,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环境。
深化政府企业信用监管,开展企业信用预警,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环境。在以千斤顶基地为试点开展行业信用监管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其他我县重点行业(区域特色经济)的信用监管,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公平竞争的诚信环境。
六、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支持发展三产民营经济。
走访中小型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对外联络,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发挥工商部门经济户口信息优势,加强对三产、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撰写有关调研报告,发布相关经济主体信息报告,提供给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为研究制订发展三产、个私民营经济的政策提供参考。
七、推广发展订单合同农业,全力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推广农业订单示范文本;联合县粮食局在使用订单示范文本的种粮大户中开展“种粮农户粮食订单信用等级‘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评定工作;引导县内农业龙头企业与县内农户进行订单种植与养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农增收。
八、全面开展消费社会评议,规范公用行业经营行为。
对全县范围内的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信、有线电视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消费评议,完成2家企业的评议,推进、深化“新消费运动”。
九、深化电子签约平台应用,发挥数字证书示范效应。
依托数字工商,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海盐金海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示范效应下,推广电子签约平台的应用,在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或其他骨干企业中开发应用该项目,新增2家数字证书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点。
十、开展结对帮扶创业行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县局与于城何家村开展结对活动,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贫困户结对,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并帮助其家庭成员就业、就学,扶持其家庭成员创业;帮扶农村党员创业,对农村党员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一律免收办照费用和相应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