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工商所、局各科(室)、协会:
现将《海盐县工商局贯彻落实“五个一万”工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盐县工商局贯彻落实“五个一万”工程实施办法
根据省、市工商局部署,为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助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工商局就落实省局“五个一万”工程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主要内容
(一)培育80个民企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对象:重点是有自主产品出口的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品牌。主要目标:通过培育扶持,引导帮助企业注册国际商标,应对经济一体化、多元化发展,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全县民企拥有的自主出口品牌达80件。
(二)扶持55家成长型民营企业。扶持对象:从现有年产值(或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自主创新能力强、出口创汇多、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中产生。主要目标:通过扶优扶强,促使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产品质量、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以及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和提高,成长为骨干型、集团型、龙头型企业。力争用5年时间,全县新培育综合实力强、年产值(或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55家。
(三)培植110家诚信民营企业。培植对象:依法设立两年以上且连续正常经营的企业。主要目标:以传承浙商文明为引领,树立浙商的品牌和声誉,通过建立和完善信用积累、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信用披露机制,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厉炼、规范,赋予浙商品质、诚信、文化、创新和责任的内涵,不断提升我县民营企业的诚信度。力争用5年时间,全县有110家民企获得省工商信用AAA级或诚信企业称号。
(四)引导110家民营企业联村帮扶。推荐对象:从区域块状经济、龙头骨干企业中确定。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通过落实帮扶机制,组织引导民企对口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千名民营企业家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着力培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民企带动农户、农村资本活力涌动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推动110家民企安置失业人员。主要目标:通过政策宣传和择业观念的引导,组织落实民企开展就业再就业招聘活动,组织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吸纳就业,展示民企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调研,摸清底数,确定培育对象,制定培育、帮扶、结对规划。
(二)建立健全联系点制度和企业联络员制度,加强信息汇报反馈,完善有关考核认定办法,及时组织和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有关项目申报。
(三)突出重点,实施分类指导。各科、所、协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帮扶举措。
三、职责分工
(一)培育民企自主出口品牌,由市场规范科负责。
(二)扶持成长型民营企业,由企业注册监管科负责。
(三)培植诚信民营企业,由信用办牵头,私营(民营)企业协会、市场规范科、企业注册监管科配合。
(四)引导民营企业联村帮扶,其中组织引导民企对口帮扶新农村、组织民企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由企业注册监管科、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负责;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企业注册监管科负责;引导、培育农村经纪人、加强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运用和农业合同签约指导,由市场规范科负责。
(五)推动民企安置失业人员,由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负责,企业注册监管科配合。
四、指标分解
(一)培育80个民企自主出口品牌的指标分解:武原工商所:20个,澉浦工商所:15个,通元工商所:15个,沈荡工商所:15个,西塘工商所:15个。
(二)扶持55家成长型民营企业的指标分解:武原工商所:15个,澉浦工商所:10个,通元工商所:10个,沈荡工商所:10个,西塘工商所:10个。
(三)培植110家诚信民营企业的指标分解:武原工商所:30个,澉浦工商所:20个,通元工商所:20个,沈荡工商所:20个,西塘工商所:20个。
(四)组织110家民营企业联村帮扶的指标分解:武原工商所:25个,澉浦工商所:24个,通元工商所:22个,沈荡工商所:20个,西塘工商所:19个。
五、工作要求
(一)各科、所、协会要站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组织实施省局“五个一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它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和一把手工程切实加以重视。
(二)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五个一万”工程涉及工商综合职能,各科、所、协会要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工作分工,落实相关业务部门工作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明确奖惩办法。
(三)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工作例会,研究工程进展形势、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应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每半年,各科、所、协会要向县局汇报一次工程进展情况。
(四)工作进度。2007年应该完成分解指标的30%。年度完成进度情况列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
附件:1、“五个一万”工程进展情况统计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