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08年,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在贯彻执行《嘉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2008年工作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基础教育工作现状,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具体实施聚精会神抓教学,坚持不懈抓落实的策略。坚持师生共同发展、坚持城乡教育同步发展为根本;坚持德育为首、坚持教学为中心、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为重心,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一、进一步树立均衡发展理念,推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1、积极开展城乡校际结对工作。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校际结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市局100%的覆盖率要求,全面开展城乡校际结对工作,不断完善校际结对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重点学校结对捆帮式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形成特色。并进一步加强校际结对工作的规范力度和考核力度。
2、加强省级示范中小学的辐射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已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小学建立查访制度,并相应建立教育质量跟踪制度,强化省级示范中小学的辐射功能。
3、加强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凸现学科的辐射功能。积极开展全县中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基地的建设和考核工作,努力提高我县中小学体育竞技水平。通过几年时间,力争打造海盐学校的体育项目品牌。
4、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学校内涵。尤其是学校特色建设与发展要重在调研、重在指导,逐步形成学校各自管理、教育以及教学亮点。
5、进一步改革各类教育的招生制度。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尤其是保送生招生计划和办法;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儿童学籍管理制度。
6、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中小学要重视教育教学计划执行的落实,科学安排好学校学生的作息时间,合理布置学生的作业,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将对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进行专项督查。
7、会同督导、人事、教研、装备等有关职能科室开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小学的蹲点指导。
二、进一步强化优质教育意识,增强学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性
1、继续倡导教育精细管理,积极探索有效管理和有效教学的路子。开展论坛、交流、讲座、评比等多种形式,深入每一所学校和教师。
2、逐步建立全面质量的监控体系,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指导各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制度。聚焦课堂,建立各校听课指导小组,常抓不懈。义务教育段学校要关注学科后20%的比例控制工作。高中学校要强化在校生巩固率的意识。
3、开展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试点工作。通过参观学习、集中研讨等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小班化教学试点。
4、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强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开展书香校园的评比工作,精心组织海盐县首届青少年读书节。
5、进一步加强新课程下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全面提高高考质量,强化高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身的高考品牌。
6、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积极开展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活动。进一步加强高中尖子生的培养。
7、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力度。高中学校要认真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程,抓好重点环节,包括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开设以及选课工作;初中学校要继续做好并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学学校要改革学生学业的评价和与初中相衔接的综合素质评价。
三、进一步坚持德育为首,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1、继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师德、师爱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县班主任老师的专业水平;继续完善“德育导师制”,在校园里真正营造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育人环境。发挥学校优势,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指导工作,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继续积极主动地与公安、关工委、工商、文化、环保、妇联、团委等部门和各镇、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联动活动,进一步净化末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2、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可塑性等特点,积极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正确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各有侧重,循序渐进。以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相统一原则,把抽象的德育目标转换成未成年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切合末成年人实际的思想道德实践体验系列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我们将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培训,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认真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步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素质。
四、进一步树立科学质量观,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1、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等课程。进一步提高校长课程的执行力和领导力。视导和督导相结合。
2、继续实施全县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开展海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质量报告制度。上半年举办中小学群众性、趣味性运动会;暑期准备举行县首届中小学生合唱节;下半年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并完成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和中小学篮球、乒乓赛。
3、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确保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下降。加强学生接送车的管理和考核力度。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4、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精心组织并举办县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科普示范学校、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好课、小科星评比活动。
5、重视中小学生环保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继续开展国家、省市和县各级绿色学校的申报评比工作。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6、关注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开展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的评比工作,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写字教育。积极筹划语言文字三类城市的验收工作。
7、强化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全面落实《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海盐县学籍管理规范,发挥学籍电子化管理对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年度考评。
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作用
1、进一步提高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2008年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以上,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全县0—2岁入托率达45%以上。
2、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切实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在镇政府领导下由中心幼儿园统筹统管的模式,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网络,改变农村幼教事业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充分发挥中心园的示范、辐射以及对村办、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园的业务指导作用,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保育、教育的业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城乡幼儿园“姐妹园”结对活动(镇中心幼儿园与示范园结对,示范园与外地名园、专家结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我县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3、继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强化园长培训,健全园长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园长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和资格认定制,加强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强化园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法策略,研究幼儿园游戏的指导要义,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