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幼儿园:
一、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各幼儿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把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决不能因疏于管理而酿成安全事故。要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增加投入,加强教育,完善措施和设施,严格监督检查,切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幼儿园财产安全。
二、加强火灾和煤气中毒事故的防范工作。幼儿园要在4月1日前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工作专项普查,重点排查校园火灾隐患,畅通消防通道,重视并强化厨房、锅炉房、午睡室、线路、电器等火灾易发场所和设施设备的检查,及时更新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同时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掌握火灾逃生、防止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中毒等安全知识,开展基本的技能培训和逃生演练。
三、采取严格措施,保证幼儿园食品安全。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索证、验收;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做到生熟分开;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要落实安全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四、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管理。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做好晨检记录,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结合季节特点、传染病流行趋势,重点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春秋开学时,要重点做好幼儿园的清洁卫生工作,对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食堂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幼儿园要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如有必要,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幼儿的应急免疫接种工作。
五、建立定期分析和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十分重视前期的排查、分析工作,防患于未然。对于园舍设施、大型玩具等硬件设备要建立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排除。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和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具有一定规模的幼儿园要配备保安人员,健全门卫管理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登记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严格幼儿接送制度,防止幼儿走失、被拐骗等事件的发生。加强对校内各类从业人员的管理。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等规定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质审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中关于“无精神病史”的规定,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幼儿园工作岗位。
六、落实幼儿一日保教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活动场地、活动设施、活动器械、活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勘察监护,防止活动中幼儿烫伤、摔伤等事故的发生。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幼儿,幼儿园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注意依法保护幼儿的个人隐私。
七、高度重视群众对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认真考虑其合理诉求并及时整改,对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沟通解释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
八、重视做好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制订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突发安全事故,及时组织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工作,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防止片面信息误导群众。切实落实信息报送的责任,切实防止信息瞒报、迟报和漏报现象,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