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开发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实施以来,我县国内公民依法收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办理收养登记,有效地保障了收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目前依然存在未经登记私自收养子女的情况,因收养关系不能成立,导致被抚养的未成年人在落户、入学、继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和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8〕1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
二、1999年4月1日后私自收养子女但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的,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1、收养人符合《收养法》规定的条件(即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三十周岁),私自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捡拾证明不齐全的,由收养人提出申请,到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县级民政部门领取并填写《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附件1),经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确认,镇(区)人民政府审核并出具《子女情况证明》(附件2),发现地公安部门对捡拾人进行询问并出具《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附件3)。由县级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发布弃婴(儿童)寻亲公告。公告期满60天无人认领的,收养人可持上述证明及《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到县级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
2、收养人具备抚养教育能力,身体健康,年满30周岁,先有子女后又私自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由收养人举证非亲生子女),或者先私自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后又生育子女的,由收养人提出申请,可到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县级民政部门领取《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发现地公安部门申请出具《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县级民政部门应公告查找其生父母,并由发现地的福利机构(本县的福利机构专指海盐县社会福利院,在县社会福利院未正式启动前,暂由县老年公寓行使相关职能)办理入院登记手续,登记集体户口。对于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按照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弃婴和儿童予以办理收养手续。由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确认,镇(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核并出具收养当事人《子女情况证明》。收养人不能举证非亲生子女或在公告期内或收养后有检举收养人政策外生育的,由人口计生部门予以调查处理。确属政策外生育的,由人口计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3、收养人不满30周岁,但符合收养人的其他条件,私自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且愿意继续抚养的,可向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县级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提出助养申请,登记集体户口后签订义务助养协议,监护责任由县级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承担。待收养人年满30周岁后,仍符合收养人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收养登记。
4、单身男性私自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女性弃婴和儿童,年龄相差不到40周岁的,由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镇(区)人民政府,动员其将弃婴和儿童送交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指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抚养。
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私自收养女性弃婴和儿童,后因离婚或者丧偶,女婴由男方抚养,年龄相差不到40周岁,抚养事实满一年的,可凭公证机构出具的抚养事实公证书,以及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离婚证或者其妻死亡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收养登记。
5、私自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由监护人送养的孤儿,或者私自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应当依法办理收养登记;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将私自收养的子女交由生父母或者监护人抚养。
三、私自收养发生后,收养人因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等原因不具备抚养能力,或者收养人一方死亡、离异,另一方不愿意继续抚养,或者养父母双亡的,可由收养人或其亲属将被收养人送交社会福利机构抚养(被收养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除外)。其亲属符合收养人条件且愿意收养的,应当依法办理收养登记。
四、对于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国内公民私自收养,依据《收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镇(区)人民政府,动员其将弃婴或儿童送交社会福利机构抚养。
五、捡拾人向发现地公安部门申领《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时,应当提交本人身份证件和《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报案记录材料出具《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公安部门办理收养子女落户手续时对有关收养关系合法性等存有疑义的,可以提请同级民政部门协助核查,民政部门应当在30日内向提请核查的公安机关告知核查结果。
六、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原则,在法律的框架内,坚持儿童优先,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紧密配合。自 2009年4 月1日起,公民捡拾弃婴不得自行收养,必须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一律由公安部门送交海盐县社会福利院抚养,出现私自收养子女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公民申请收养子女的,应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收养登记。
附件:1、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
2、子女情况证明
3、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
海盐县民政局 海盐县公安局 海盐县司法局
海盐县卫生局 海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二OO九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1:
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
编号
捡拾人 情 况 | 姓 名 | 公民身份证号码 | ||||||
工作单位 | 家 庭 住 址 | |||||||
弃婴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
捡 拾 情 况 | 捡拾时间 | 捡拾地点 | ||||||
捡 拾 经 过 | ||||||||
以上情况均属实,如有不实,由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捡拾人:(签字并按指纹) | ||||||||
证明人 情况 | 姓 名 | 公民身份证 | ||||||
工作单位 | 家庭住址 | |||||||
证明人 情况 | 姓 名 | 公民身份证 | ||||||
工作单位 | 家庭住址 | |||||||
以上情况均属实,如有不实,由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证明人:(签字并按指纹) 证明人:(签字并按指纹) | ||||||||
村(居)民 委员会意见 | 年 月 日 | |||||||
此表一式三份,公安部门、人口计生部门、民政部门各留存一份
附件2:
子女情况证明
(一)收养人无子女情况证明
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初(再)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初(再)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结婚,婚后一直未生育亦未收养子女。
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方或双方系再婚者,须在备注栏写明每次结婚时间、离婚时间且未生育亦未收养子女)
特此证明
年 月 日
(二)收养人生育子女情况证明
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初(再)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初(再)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结婚(系初、再婚),婚后生育子女情况如下:
姓名:________(男、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
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再婚者须在备注栏写明再婚前的婚姻、子女情况,包括原婚姻的对方姓名、结婚时间、何时生育子女及子女姓名、归属等情况)
特此证明
年 月 日
附件3:
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存根
编号________
被捡拾人: 捡 拾 人:
捡拾人公民身份证号码:
捡拾日期: 捡拾地点:
报案情况:
具领人: 具领日期: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经 办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
编号_________
___________民政局:
依据《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8〕132号)的规定,兹证明________(报案人,公民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于____年__月__日来本所报案称:________(被捡拾人)于____年__月__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被______(捡拾人,公民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捡拾,未查找到其生父母。
特此证明。
____________派出所(公章)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