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0年东阳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阳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代章)
2020年6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政协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28日印发
2020年东阳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1号)、《金华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金华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金数转办〔2020〕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五个关键时期”决策部署,围绕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目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全市政务服务办件线上受理率80%以上,掌上执法率90%以上,“浙政钉”日均活跃率70%以上。聚焦治理领域多业务协同,争创全省“最佳实践”;推动数据开放,发掘优秀数据开放应用创新案例,促进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以东阳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根据省市两级工作安排深化一批重大改革、推进一批重大应用、推广一批重大平台、完善一批重大技术支撑。推广支持一批具有东阳特色、技术可行、功能可用、成本可控、成效可观的数字化治理项目。
(一)推进一批政务服务重大改革。
1.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接入省政务服务2.0平台,实现无差别受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推出一批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智能“秒办”。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加强全流程闭环管理。打造“数字化、标准化、集成化”政务大厅,合理设置智能导服区、收件区、审批区、出件区,全面推进办事窗口与自助终端接入政务服务2.0。加快实现从减材料、减环节向减窗口、减人员迈进。
2.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继续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深化“事前告知承诺、事中分级分类、事后联合奖惩”的信用监管模式,构建“通用+专用”的分行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机制。建设“掌上监管局”,探索部门联合执法新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相关业务系统与监管数据中心对接,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现监管业务数据全流程闭环管理。全面提升监管数据汇聚质量,更好满足监管需求。2020年底前,“双随机”事项覆盖率要达到100%,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占比达到5%以上,现场执法的掌上执法率达到90%以上。
3.深化“无证明城市”改革。提高“无证明”清单数据共享率,以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为依托,建立跨地区数据共享机制,服务跨区域办事的群众和企业。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向市域内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延伸,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市域内去企事业单位办事“无证明”。
4.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推进省级41件“一件事”协同办理,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以企业和个人生命周期“一件事”为主题,推进多部门联办“一件事”延伸扩面,运用刷脸、扫码等先进技术,优化提升企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等领域“一件事”服务水平。谋划一批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一件事”网上、掌上联办。推动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一件事”改革,建设退役军人综合服务平台,推广残疾人“一件事”联办。
5.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根据“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结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上下沟通衔接,争取事项下放,确保实现“全覆盖、零许可、数字化、强监管”的改革目标。
6.深化部门间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浙政钉”的消息、文件、服务等专有化部署和数据迁移工作,依托“浙政钉”加快开发办公、监管、决策类等微应用。2020年底前,实现“浙政钉”日均活跃率达到70%以上。推广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应用,推动机关内部9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接入系统,上线事项原则上实现100%网上办。重点推进全市公务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资产等重点领域事项网上、掌上联办。推进“浙里督”公众门户东阳站点建设,以“互联网+督查”助力“三服务”,积极拓展“掌上督查”,建设多级联动的督查协同平台。
7.深化基层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加强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规范化建设,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健全“一窗受理、流转办理”工作规程,统筹整合全市信访、司法行政、公安、法院、人力社保等部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平台,建设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数字化建设,规范扩大部门数据共享,高效推进网格事件协同,全面推广“多通融合”模式,不断深化“雪亮工程”智能应用,完成网格地图绘制和标准地址落图工作。
8.推进数据资源要素改革。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探索完善市级数据开放目录,厘清数据开放清单,支持构建多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先开放百姓欢迎的、社会运作需要的领域数据,如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6大领域数据,推进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培育市场化数据应用服务主体,推动场景应用和治理应用,打造数据供应链和产业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障,避免出现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二)推进一批“掌上办”重大应用。
1.持续迭代升级“浙里办”。推进交通、教育、助残等重点领域的10个省级优质服务专区贯通落地。整合全市政务服务移动端(APP)、公众号,实现掌上办事“一端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