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59号)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制度,推动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完善并巩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完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患者发生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患者管理,提高救治救助水平
1.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已发现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经专科医生确诊和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登记建档,对在管患者应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医疗处置,并为患者及监护人提供家庭指导康复教育和心理支持。
2.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对易肇事肇祸患者,应完善评估和报告制度,建立卫生计生及公安部门常态化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患者的动态信息,做好应急事件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加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和民政救助力度,健全无主无助、强制医疗、流浪乞讨人员救治救助机制,建立精神残疾人免费用药制度,推广使用二代或其他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4.健全康复服务体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要为患者提供身体功能训练、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等康复服务。精神障碍医疗康复服务项目由物价部门制定收费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逐步扩大医保支付精神障碍医疗康复服务的项目范围。
(二)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公众心理健康体系
1.政府主导,引导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要根据原国家卫计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将精神卫生综合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从组织领导、业务规划、经费投入等方面,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公众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2.宣传先行,积极营造关爱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以保护隐私为基础,开通12320心理服务热线,用专业的人员,以专业的方式为居民心理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居民寻求心理帮助的依从性。
3.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心理健康服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学校、社区、机关、企业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机关干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提供适宜的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援助服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制定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企事业单位要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位培训,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防治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1.加强防控专业机构建设。要依托现有机构,健全专业防控体制机制,有效落实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职责,并在人员编制、人才引进、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加快推进市第七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项目,改善现有的治疗、住院和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