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朗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2012年9月3日
《宁波市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为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608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接收对象
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对象包括退役义务兵和退役士官。
1.退役义务兵。服现役满2年未被选取为士官的;由于伤病残等原因滞留部队服现役超过2年的;服现役未满2年,因政治、身体等原因提前退出现役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2.退役士官。服现役满8年、16年未被选取为高一级士官的,服现役满5年、12年因编制限制未被批准继续服役的;超过本岗位规定最高服现役年限的,因国家和军队建设需要退出现役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本人申请退出现役的,以及因现实表现、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原因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的;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需要安排退出现役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二、安置方式
根据不同的接收对象,分别采取扶持自主就业和安排工作两种方式实行安置。
(一)自主就业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入伍时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人民
政府接收安置,给予政策扶持。
1.发放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时,除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外,由接收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具体发放标准及发放办法参见《宁波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办法(暂行)》。
2.享受自主就业优惠政策。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不分城乡户籍,均可享受《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4〕254号)规定的就业服务、小额贷款、个体经营减免费用和税收等各方面优惠政策。
3.鼓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主导、个人自愿、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培训制度。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退出现役1年内,可免费参加一次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教育培训期间发给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费,具体按《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甬政发〔2011〕40号)有关规定执行。
(二)安排工作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根据相关政策由相应县(市)区人民政府接收安置。安置地明确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由市本级和三区各自承担50%的安置任务。
1.安排对象。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接收地人民政府安排工作:服现役满12年的士官、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义务兵或士官、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或士官、是烈士子女的义务兵或士官。
2.安置办法。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下达退役士兵接收安置计划,市直属各单位、驻海曙、江东、江北三区部省属单位和海曙、江东、江北三区接收退役士兵的安置计划由市人民政府发文统一下达;其他县(市)区和驻地部省属单位接收退役士兵的安置计划,按属地原则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发文下达。二等功(三等战功)以上奖励获得者,由政府指令性安置,指标单列安排。为确保安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今年起对市本级(含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统一实行考试考核的安置办法(考试考核办法另行制订)。其他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安置办法。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时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自主就业相关规定办理;选择政府安排工作的,参加“双考”不愿选择单位以及选择单位后未按照规定时间到单位报到,视为自动放弃,政府不再为其安排工作。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inzhouqu/yinzhouqutuiyijunrenshiwuju/2019/0919/2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