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印发《2010年海游镇“清洁家园、
和谐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片、办、社区、镇属各部门单位,各行政村:
现将《2010年海游镇“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O年四月二十日
2010年海游镇“清洁家园、和谐乡村”
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的意见》(台市委发〔2010〕43号)精神,大力实施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主题、以清理垃圾为重点、以“两清两治一绿”(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乱”、绿化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绿化美化水平为重点,以“两清两治一绿”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散现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总体目标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两清两治一绿”基础上,农村村庄路渠通畅、村庄绿化美化、人畜分离、污水垃圾统一处理,有一套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实现“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路面硬化”,达到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村容形象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清理垃圾
实现城乡环卫设施基本完善,清扫保洁覆盖率达到90%以上,总体上做到垃圾收集不滴漏、垃圾存放不暴露、垃圾清运不延误,基本达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成堆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沿路沿河无成堆垃圾。在去年创建8个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的基础上,今年再建10个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
集中对道路两旁、绿化带、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完善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广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各村按垃圾处理量和人口规模建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每个行政村建一个以上垃圾池,每5—10户配一个垃圾收集点(垃圾桶),每150户配一名清扫保洁员,将道路两旁、绿化带、广场等公共场所纳入保洁员职责范围,通过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长效卫生管理制度。
(二)清理河道
完成
继续实施清水河道建设工程,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建立上下联动实施河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各河道分级保洁的基础上,实施河道全流域保洁。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做好清淤疏浚和河岸绿化,努力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三)治理污水
全镇4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使水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积极探索建设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县城污水处理厂临近的行政村,要按照区域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截污管网建设。不具备纳管条件的行政村,要结合实际,采取纳管、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等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要全面清除露天粪坑,建设公共厕所和卫生户厕,纳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杜绝直排现象。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监管、检测体系。
(四)治理“六乱”
即整治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涂贴等“六乱”现象。建立治理农村环境“六乱”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集镇所在地、中心村、示范村和整治村,集中一段时间重点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整治和清理农村房前屋后乱搭建的车房、厨房、出租屋和雨棚;整治集镇、超市、小店、流动商贩的乱摆摊点、占道堆放行为;整治商家和村民在公共地带堆放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行为;在农村道路、坑塘河渠、出入村口设置警示牌,落实门前三包,对道路、广场、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
(五)绿化村庄
启动2个行政村的绿化,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水平。按照“易种好管投入低、生态增色有效益”的要求,科学选定和推广符合不同地域、不同村庄实际的绿化树种、绿化模式。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河道、池塘、沟渠等)和庭院绿化,实现村庄周边和住宅四周的绿化美化。建立健全绿化管护制度,建立绿化护村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平原、半山区、山区三种类型的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5%、20%、15%,其中乔木树种要达到每人1株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达到每人1.5株,乔木树种绿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70%以上。
三、方法步骤
根据“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任务,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重点整治阶段(2010年5月底前)。各片、社区要迅速作出部署,集中一段时间,造大声势,掀起第二次垃圾革命,打好垃圾歼灭战。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广泛宣传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具体要求。镇利用31频道和农民信箱,各村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基层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6月—11月)。各片、社区要对照“两清两治一绿”要求,于11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内各项整治工作任务,并完成建章立制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年底)。全面完成“两清两治一绿”年度工作目标,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取得明显改观。在此基础上,镇将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总结表彰。
四、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镇成立镇长任传郎为组长,分管副镇长黄元考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村要成为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主导力量。镇设立环卫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明确责任范围,专门从事“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村可采取制订村民卫生公约的形式来推动工作落实。“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镇里由农办牵头,各片、社区要按照责任分工,全力配合,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镇设立环卫清扫保洁的专项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县、镇、村三级资金共同投入,适当向农户和企业收取公共服务费为补充的农村环卫资金筹措机制,通过职责范围、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的形式,落实村级清扫保洁员报酬。其它各项整治工作也要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和号召民营企业及社会各界赞助支持,鼓励农民投工投劳。
(三)加强督查,保障进度。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和通报制度,落实奖惩措施,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镇每月组织进行督查,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各村可组织村老人协会、老干部、老党员每周开展督查考评,同时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卫生信息举报平台,曝光卫生死角。对工作开展好的给予表彰,对推诿不动,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1、 2010年创建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名单
2、 2009年创建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名单
2010年创建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名单
序号 | 片、社区 | 创建合格村行政村名单 |
1 | 上叶 | 下达田村、上坎头村、湘山村、松门村 |
2 | 葛岙 | 鲍家村、祁家村、王家村 |
3 | 悬渚 | 石岩村、小坑村 |
4 | 广润 | 善岙杨村 |
附件2
2009年创建农村环境卫生合格村名单
序号 | 片、社区 | 创建合格村行政村名单 |
1 | 上叶 | 前郭村、后郭村、上坑村、下坑村、北山村 |
2 | 悬渚 | 上枫坑村、下枫坑村 |
3 | 蟠龙 | 山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