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7年11月28日,经商中央编办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商务部市场秩序司负责人就《意见》进行了解读。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商务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商秩发〔2015〕499号),2016年,北京、广州、福州、贵阳、蚌埠、忻州、大庆、徐州、鹤壁、荆门10个城市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年来,10个试点城市在梳理执法职责、整合执法职能、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协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5种典型模式和17项可复制经验和做法,有效集中了执法权,提高了监管效率。10个试点城市纳入试点执法范围的领域平均增长150%;市级执法人员数量同比增加45.0%,县级执法人员数量同比增加52.2%;平均办理案件数量同比增长了221.4%,结案数同比增长了29%。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全局看,执法体制不顺、执法资源配置不优、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商务执法工作与新时代商务工作要求比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全国深入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二、《意见》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新时代商务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将商务领域作为推行综合执法的重点领域之一。二是落实好新时代商务工作新要求新部署的现实需要。商务领域行业监管对象多、领域宽、专业性强,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化商务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提高执法效能,构建“大商务”格局,保障新时代商务工作新部署贯彻落实。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和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秩序、市场环境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商务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升商务领域执法能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而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四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新趋势的迫切需要。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这些变化对商务执法监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
三、《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树立大商务观念,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加快转变监管理念、体制和方式,从分散的单项监管转向整合力量、综合监管,从注重行政手段转向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推进建立适应现代市场体系的商务综合执法监管体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维护市场秩序、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执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