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正文

关于印发三门县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方案的通知

2021-06-29 三门县 收藏
朗读

关于印发三门县绿色发展先行县

创建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三门县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17日

 

 

三门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方案

 

(2018-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64号)、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浙农科发〔2018〕14号)的精神,积极争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思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奋斗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三年努力,有效落实《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县基本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二)创建目标。到2020年,全县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形态的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具有绿色导向的集成技术和发展模式得到广泛应用,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三门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到2020年,争创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培育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8个以上,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5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和水产健康养殖比重均达到55%以上;推广渔用青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3.5万亩;建成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市级特色农业强镇和美丽田园综合体各1个。

  二、创建内容

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广泛深入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经营机制三大“调整”和养殖业污染、农业投入品、田园和农村环境三大“治理”。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改造提升生产基础设施,推行农牧结合、粮经轮作等制度与模式;引导生猪、蛋鸭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柑橘、甜瓜、茶叶、西兰花、青蟹、小海鲜等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加快“一区一镇一体”建设,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到2020年,省级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市级特色农业强镇和美丽田园综合体各1个。

2.加快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分享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休闲农(渔)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农业电商服务,建设三门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到2020年培育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7个。

3.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加强绿色品种引进、试验和推广。加快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强化认证管理;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规模生产主体应用合格证,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全覆盖。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持续创建“鲜甜三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导经营主体大力创建名企、名品、名牌,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提升三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到55%以上。

(二)调整农业生产方式

1.大力推行减量化投入。制定加快推进化肥定额制施用政策措施,引导推动农民定额施肥。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活动”,到2020年,建成10个省级粮食高产创建千(百)亩片、1个省级旱粮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实施“百万吨有机肥替代行动”,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0.8万吨。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免费测土配方服务活动,坚持精准测土、科学配肥、减量施肥相结合,力争每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5万亩以上。实施“千万亩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行动”,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力争每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含绿色防控)面积7.8万亩以上。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养殖业自动饮水等农业节水措施。到2020年,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300吨,农药减量6吨。

2.全面实施资源化循环。深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配套消纳地,全面落实“一县一案”和“一场一策”措施,实现畜禽粪污高效精准利用,并逐步推进田间尾菜、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资源化利用。实施“千万吨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创建“无秸秆焚烧乡镇(街道)”,加强秸秆还田、离田利用和收储运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

3.全力促进高效化利用。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逐步削除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实现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建成运营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415个。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广智能化农用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装备以及集灭茬、旋耕、开沟、施肥、播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式作业农机装备,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节水灌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装备普及应用。到2020年,通过省级评定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乡镇1个,示范基地5个。

(三)调整农业经营机制

1.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深化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有序引导整村土地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建设,确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安全运行;全面完成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统一服务能力。

2.加大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一批适度规模经营多样、社会化服务支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到2020年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2家。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培育形成“市场需求什么→企业加工什么→农民种植什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户充分分享农产品加工、品牌效益、三产增值等利润分配。

3.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联、三产走高端”,加大农业多样性功能开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服务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品牌建设等,培育我县“一果一瓜一叶一花”、小海鲜等产业营销服务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建成1条以上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四)治理养殖业污染

1.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生猪标准化改造提升;在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内推广自动喂料、排泄物机械化清运、发酵床等设施与技术模式;实现生猪粪污零排放,臭气浓度显著下降。进一步规范养殖污染治理线上线下长效防控机制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养殖污染事件。到2020年基本解决养殖粪污污染问题,生猪粪污基本实现肥料化,减少臭气扰民,建成8个省级美丽牧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

2.深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死亡动物“统一收集+保险联动+集中处理+线上监控”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猪事件,养殖环节病死猪专业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率达到90%。

3.实施渔业综合治理再提升行动。开展水产养殖推广渔用青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行动,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跑道鱼养殖、虾蟹贝循环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组织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争创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省级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到2020年,推广渔用青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3.5万亩,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个,水产健康养殖比重达到55%以上。

(五)治理农业投入品

1.完善农业投入品标准和追溯体系。强化投入品质量管控,以绿色为导向,加大对农兽药安全、饲料安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标准与规范的宣传指导;加大肥料质量监管力度,加强有机肥生产企业监督管理。规范投入品经营,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行投入品销售和使用电子档案,推动农药经营门店实施实名制购买。

2.强化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督。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重要农时季节,集中力量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加强日常监督抽查,加大督导巡查,规范投入品市场秩序。

(六)治理田园和农村环境

1.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探索末端减排模式,在粮食功能区与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内建设氮磷生态拦截沟渠。

2.深化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深入实施整洁田园行动,全面落实农药废弃包装物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机制,建立健全废旧农膜“主体归集、政府支持、专业机构处置、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回收处置体系,推动废旧地膜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处置系统,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深入实施整洁田园行动,大力清理田间积存垃圾、改造田间生产设施,到2020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90%以上、处置率达到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

3.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管理,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进度安排

(一)方案编制与启动(2018年下半年)。编制三门县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组织召开全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会,确定一批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启动创建先行区。成立农业绿色发展专家指导团队。推进有关工程项目建设,视情公布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经营主体,树立样本。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围绕创建重点内容,全面推行示范创建。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考核化促进各项任务逐一落实,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深化提升阶段(2020年下半年)。按照当前与长远相统筹、具体实践与机制建设相并进的要求,不断创新探索符合三门实际的农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法律约束、政策支撑、市场化运行有效衔接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平台全面宣传展示发展成效,并提请省农业农村厅对我县进行评价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sanmenxian/20210629/34878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