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7月29日,浙江新闻客户端刊发了《新设疫情防控审计专题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浙江2019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出炉》,现予以转发。
7月29日,201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审计结果显示,2019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地各部门稳增长促发展持续发力、三大攻坚战推进有力、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今年的报告依旧“辣味”十足,全面反映审计查出的128类问题、760个明细事项同时,继续“点名”警示,共计点名87次。
报告显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全省审计机关共组织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319个,查出违规金额138.5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7.3亿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665.16亿元,促进建立完善规章制度790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6145条。
财政运行总体良好 新设疫情防控审计专题
看紧政府“钱袋子”,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审计情况看,2019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今年审计机关首次实现对91家省级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审计结果表明,省级各部门经费支出控制总体较好,政府过“紧日子”和预算刚性要求执行较好。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方面,全省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6.9%。但也有部分单位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三公”及会议培训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违规发放劳务费等问题。
减税降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我省积极落实政策,审计结果显示,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076.37亿元。聚焦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落实,审计重点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大通道建设等情况,肯定了有关单位和地方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度机制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方面取得的实效,也发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存在不足、部分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项目进展滞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