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县(市)、区海洋与渔业局:
为了适应渔业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宁波市现代渔业建设,我们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宁波市建设现代渔业的指导性意见》,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宁波市建设现代渔业的指导性意见
二〇〇九年一月七日
附件:
宁波市建设现代渔业的指导性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结合我市渔业发展实际,就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现代渔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先进设备为支撑,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从业者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渔业、循环渔业、和谐渔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目标任务。到2012年,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渔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科技教育对渔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对渔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水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渔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渔业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基本原则。坚持把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保障渔业生态、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产安全,构建“平安渔业”;坚持渔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建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建设“和谐渔业”;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经营渔业,建立“科技渔业”;坚持质量与效益优先,着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品质、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品质渔业”。
二、探索和建立现代渔业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渔业组织化水平。
(四)稳定渔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和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渔业生产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水产养殖地区,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障渔(农)民的池塘(水面)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鼓励发展规模经营,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有偿转让、股份合作、使用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养殖水面使用权流转机制。继续稳定和完善海洋捕捞渔业股份合作经营体制,加强规范化管理,鼓励和引导股份合作渔船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以新的形式逐步走向联合,组建成前后方配套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或渔业集团,提高渔业整体效益。
(五)提高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扶持和发展渔业合作社,提高服务、管理和经营能力。以组成利益共同体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优化专业合作社结构,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和养殖(捕捞)、加工、销售、服务及一产、二产、三产全覆盖的新型专业合作社。继续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渔业企业,通过人才引进、管理人才专职化、增加技术含量等方式方法提高现代渔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为核心,以捕捞渔船编组生产、组建渔船管理公司、建立重点渔业村渔船管理站为主要形式,推进捕捞渔船生产中队(或大队)、渔船管理公司化以及重点渔业村渔船管理站建设工作,提高捕捞渔船安全管理能力。以自我管理、信息互通、协调行动为目的,将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者组织起来,建立各类渔业协会,充分发挥渔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加强对渔村干部、渔村技术人员以及经营管理能人的培训为手段,提高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发挥渔村技术人员、渔村经营管理能人的带动作用。
三、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和渔业增收。
(六)保持和稳定渔业生产水域。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保持和稳定一定规模的渔业生产水域。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制定和调整县(市)、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围绕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和优势品种,制定和调整优势和主导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规划,促进渔业规模生产基地稳定发展。
(七)实施规模化战略,培植优势主导产业。根据优势主导品种规划和各地环境、产业特点,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化基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装备化水平,围绕优势主导品种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以种质资源保存、良种培育、养殖至加工、储运和销售的产业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至2012年,培育8个优势主导品种,建立20个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和5个水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八)实施标准化战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渔业产业标准化体系,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渔业标准的宣贯和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形成以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规范为基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基于渔业GAP管理体系和HACCP计划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强化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环境和管理制度,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构建水产病害防控预警预报和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技术体系,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至2012年,建设覆盖20个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养殖产品药残主要监测指标达标率95%以上。
(九)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产品综合效益。建立和完善品牌标准,强化品牌包装与宣传,建设认证和加盟制度,重点培育和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名优和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和效益。至2012年,争取国家级品牌达到10个,省级达到20个,宁波市级名牌达到50个。
(十)提高水产品加工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水产品加工工艺和技术,培植和引导一批具有活力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水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水产加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完善市场流通体系,通过整合现有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营通畅、交易和流通方式适应水产品特征的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至2012年,初步打造三大加工产业发展区域,构建四大加工园区,发展十类主导产品,形成一批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水产品加工总产值超70亿元。
四、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提升渔业科技支撑能力。
(十一)加强科技创新攻关,提升渔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渔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围绕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质量安全、养殖方式、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性海洋捕捞技术、渔业节能技术及渔业装备设施与技术等八个领域,组织优势力量开展渔业技术攻关,切实解决渔业生产关键技术难题。至2012年,突破20项关键技术,建立1个市级水产增养殖种质资源库,选育2-3个养殖良种,研发2-3项新型水产疾病快速诊断技术,初步建立1个水生生物疫病预警体系。
(十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单位,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为纽带,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平台,渔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围绕优势主导产品,构建包括良种繁育、养殖、加工、储运和市场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渔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科技入户长效机制,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力度。
(十三)推进渔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开展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建立海洋与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逐步探索和建立集渔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渔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渔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和渔业经营管理网络化的现代渔业信息体系。
五、增强资源环境养护能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ji/shiziranziyuanheguihuaju/2018/1009/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