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市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临海市2018年教育工作总结和2019年教育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临海市教育局
2019年3月22日
临海市2018年教育工作总结和2019年教育工作思路
一、2018年教育工作总结
2018年,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为抓手,全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加强教育党建工作。以市委巡察为契机,全面规范党建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在台州市十九大精神论文评选评比中获奖26篇(一等奖6篇),组织64名学校党组织书记到嘉兴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开展“青年党员学习社”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临海市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试行)》《关于加强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建成台州市首批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台州市教育党建品牌3个,荣获新时代省“千名好支书”1人、“万名好党员”5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临海市教育系统廉政约谈暂行办法》《市教育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开展校长警示教育,聘请作风行风监督员14人,完成学校内部审计6所、校长离任审计7人、学校收费和八项规定落实情况检查36所,查处违法违纪及违规教师12人。深入开展“清廉教育”活动,出台《关于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项工程,查处违反师德行为教师18人、诫勉谈话10人。
(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公办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落实 “以县为主、镇(街道)参与” 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和在编教师、非编教职工待遇保障制度,全市新增投入1000万元。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完善校级领导选聘任用机制,加强校长履职考核,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交流义务教育教师226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和选修课分类走班教学,强化义务教育课程整合和拓展性课程开设开发,实施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推进综合素质“绿色评价”。理顺中小学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制定食堂人员配备参考标准,规范食堂财务管理,切实防范食堂经营风险。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明确行政权力事项主项16项、子项22项,全面实现受办分离,其中实现“跑零次”7项,全年受理办件量1400多件。
(三)提高立德树人水平。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会议,建立临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德育品牌建设,我市荣获台州市小学汉字听写大赛冠、亚军,初中汉字听写大赛前三名,新增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所,“明德讲堂”被评为全省“三育人”先进集体。加强体艺素质发展,实施“戏曲进校园”计划,推进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田径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游泳比赛、健美操比赛等八大“金牌”赛事,我市在全国、省级各类体艺比赛中获奖100多项,回浦中学男篮荣获亚洲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亚军,被确定为新一轮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台州初级中学连续第三次被确定为全国奥林匹克跳高高水平训练基地。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普通高中竞争力, 生涯规划研究中心编写了《学业规划22讲》,选课走班趋向校本化、实效化,普通高中“三位一体”招生报名、录取人数均大辐增加。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全市升入高等职业院校1073人,其中本科28人,新增省三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申报浙江省2018年度“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设项目4项。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推进《指南》保教实验区建设,分批确定课程改革幼儿园,组织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游戏化等专题研讨活动,巩固幼儿园“小学化”整治成果,新增台州市学前教育合格镇1个、省二级幼儿园4所。提升成人教育发展水平,我市通过省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评估,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分别申报现代化成人学校和成教品牌建设项目,2所成校申报台州市现代化成校。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招聘新教师327人,其中提前考试签约优秀应届毕业生46人。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新增第12批省特级教师6人、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养对象1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7人、第七批临海市名师名校长39人。加强师德建设,评选临海市第六届“最美教育人”“最美小家”,评选“最美教师”50人、“好员工”8人,组建临海市第七届“兰芝”师德宣讲团并赴全市各校宣讲42场,加大教师有偿补课查处力度,一对一约谈教师32人、学生103人。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中小学教师年度考核奖人均从6200元提高到15000元。
(六)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32亿元,完成项目14个,其中大洋中学迁建、鹿城小学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田小学北校区工程完成主体建设,灵江中学(高中部)迁建工程、市特殊教育中心扩建工程等完成基础施工,新增省标准化学校2所。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市实验幼儿园和院分园、江南中心幼儿园,完成市中小学生产实习教育基地宿舍楼项目建设,新增中小学校笼式足球场2个,启动薄弱学校改造项目3个。提升教育信息装备水平,全市教育装备经费投入1.56亿元,新建学科教室(含创新实验室)13个,录播教室13个,添置电脑5600台,多媒体900套,图书60万册,新建“台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5所。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政策,落实2017学年扶持学前教育发展奖励补助资金1192万元,2018年五类生资助34万元。全面开展培训机构集中整治,临时查封培训机构3家,停业整改培训机构、托管机构285家,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9家、黑名单18家,进一步净化了培训机构市场。
(七)凝聚教育发展合力。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加快校园安全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投入消防设施改造1726万元、校园视频监控建设350万元。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公开接访18批次、下访约访15次,受理各类投诉52件,办结率100%,实现进京访、赴省集体访和非正常上访“零上访”。推进各类群体公平发展,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资源教室4个。推进教育督导评估,强化督学责任区建设,重新聘任责任督学26人、兼职督学29人,改革学校发展性评价方式。加强教育宣传,拓宽宣传渠道,“临海教育发布”被评为台州市教育系统新媒体十强。
二、2019年教育工作思路
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 “台州第一,全省前列,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市”的奋斗目标,以狠抓作风建设、大抓质量提升“两抓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下决心重振临海教育雄风,全力推进临海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聚焦作风,全面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
1.实施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完善校长履职考核和选任机制,把教学质量放在校长考核第一位,建立校长考核末位淘汰机制。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建立校长例会和校长兼课公示制度,推进校长任期交流。加快名校长队伍建设,完善名校长考核办法,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开设名校长论坛,选拔年轻校长到名校挂职培养,新增一批台州市级、临海市级名校长。加强校长后备人才培养培训,创新培养模式,实施动态管理,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2.实施教师凝聚力提升工程。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奖优罚劣和淘汰机制,完善考核奖分配办法,探索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带编交流。强化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实施教师“坐班制”,严格外出审批报告制度,遏止由家长批改作业等歪风。建立学校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配备标准,实施中层干部聘用报备制度,设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标准,规范学校临时用工和代课教师使用。加强师德建设,全方位加大在职教师违规办班带生整治力度,开展塑造新时代教育新形象活动,大力弘扬劳模工匠最美精神,充分挖掘先进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推进教师培养培训,鼓励在职教师获取高一级学历学位,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作用,强化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实施名师影响力提升工程。加强名师队伍管理,完善名师履职考核办法和名师管理档案,建立名师数据库,开设名师论坛。组建名师名校长指导团,继续实施名师组团分片包干制度,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名师领航工程,启动第二轮领航名师培训,与高校合作开展名师高端发展培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培育教育人才,新增一批台州市名教师。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各级名师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加快实体与网络双轨推进,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4.实施机关服务力提升工程。实施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完善机关干部考核制度,建立机关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实行机关干部年度工作公开承诺、半年度报告制度。推进重点工作抓落实,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重点工作半年度督评制度,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提升机关干部学习力,完善机关讲坛建设,大兴调研之风,建立年轻干部到学校挂职锻炼制度。提升机关干部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局班子成员联系普通高中学校、局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幼儿园)制度,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二)瞄准质量,全力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5.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实施普通高中“封闭式”管理,2019年高一新生实行全住校的“封闭式”管理,高二、高三年级在读学生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完善普通高中双休日、节假日补课制度。改革公办初中管理体制,所有公办初中均由市教育局管理,校长由市教育局任命。建立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制度,以镇(街道)为单位制定托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严禁把校内托管服务办成“培训班”“补课班”,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或组织实施校内托管服务。
6.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改革优质普通高中分配办法,台州中学、回浦中学、大田中学分配生比例60%,分两批分配,台州中学分配生采用区间降分录取,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初中和不选择生源初中的倾斜力度,稳妥推进中考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考试和科学实验考试改革。改革中职招生模式,推进中职学生“走班”和“二次专业选择”,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改革民办初中招生政策,严格招生计划,缩小招生规模,实行学校自主招生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招生方式。改革和完善公办初中招生办法,严格划定学区,严格按学区招生,因特殊原因招收的非本学区学生,须向市教育局报备。改革民办小学招生政策,哲商现代实验小学和巾山实验小学除招收部分政策性优惠生外,全部实行电脑派位。试点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招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