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临海市 > 正文

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海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8-10 临海市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临海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929

(此件公开发布)

临海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848号),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总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构建业务流程再造模型、数据共享模型为基本方法,全面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各项政府职能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构建覆盖全市、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实现数字技术与政府履职全面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便捷化,基本满足治理现代化要求。

2020年底,初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市的数字政府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办公全面深度应用,90%以上政府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掌上办公基本覆盖政府核心业务。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实现集约利用,加快部门专网整合。浙政钉、政府办公系统和部门间最多跑一次平台实现应用融合。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较为健全,大数据支撑的科学决策、社会治理、风险防控、政府执行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数字技术和政府履职深度融合,掌上办公掌上办事实现核心业务全覆盖,基本形成透彻感知、快速反应、主动服务、科学决策的现代化数字政府形态,满足政府治理数字化和群众办事便捷化需求,有力引领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协同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按照全市一盘棋、一张网的整体要求,整体推进项目建设、网络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统筹项目建设管理,集约推进基础设施,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广度整合、深度开发利用。

2.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府治理痛点和群众办事堵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公共服务、创新监管方式、提升行政效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围绕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积极创建政府数字化转型新机制,落实容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工作新思路。以理念创新、流程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4.安全可靠,有序运行。贯彻落实公共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统筹提升政府数字化发展水平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坚持网络安全与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增强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网络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关键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安全。

二、主要任务

按照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四横三纵七大体系(四横分别是省市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全面覆盖政府职能的数字化业务应用体系;三纵分别是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台州市的部署要求,围绕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能和日常行政办公需要,紧扣三大模型(流程再造模型、数据共享模型、信用体系模型),构建临海市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实现政府履职数字化全业务覆盖、全流程贯通,促进政府运行方式、理念、制度等全方位转型,适应现代治理需要。

(一)构建全面覆盖的数字化应用体系。

全面梳理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建立业务流程再造模型,打破条块分割、单部门内循环模式,构建整体协同的政府数字化转型业务应用体系,对接应用全省统一的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统一身份核验;在省、台州市统一标准、统一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建设部门特色业务应用,逐步实现政府履职数字化全业务覆盖、全流程贯通。

1.经济调节数字化。依托全省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数字化平台数据资源、指标分析组件和展示组件,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监测数据实时汇聚分析,建立经济形势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体系,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空间规划、国土资源、三农发展、对外经济等经济运行管理专业应用,加强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能源、国资、商务、水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化、可视化的经济运行辅助决策产品,提高经济调节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2.市场监管数字化。以统一执法监管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快应用二次开发,建设工商监管、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化市场等执法监管专业应用。强化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特种设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重点行业、重点物品的智慧管理,完善数字化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

3.公共服务数字化。全面推行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探索推进一码通办。清理和优化各类证明,创建无证明城市。大力发展精准扶贫、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创新创业、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数字化惠民应用,推动互联网就业、科研、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远程应用落地,加快社会保障卡、电子健康档案、医保移动支付、智慧学习广场、智慧旅游平台、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等便民应用系统建设。

4.社会管理数字化。实施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运行状态的全面可视和监测。加快金融风险天罗地网、安全生产实时管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等在线监测预警应用,完善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控等领域专业应急系统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城市防洪、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治堵、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市容环境秩序、市政设施运行等各方面的智能化专业应用。

5.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加快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水、土、气、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数据传感器网络、环境数据分析能力、生态环境要素的预测预警与分析决策能力。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创新生态环境数据监管模式、创新环保宣教模式等要求,加快环境保护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智慧能源、建筑节能减排管理、林业生态保护等部门专业应用系统建设。

6.政府运行数字化。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浙政钉平台,推进各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督查督办、在线培训、财政预算、资产管理、机关后勤管理、绩效管理、档案管理等数字化应用。打造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的掌上办公微应用,实现政务运作高效协同。拓展基于电子政务视联网的统一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提升政府工作执行力和协同化水平。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实时监控、预警纠错,促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

(二)打造统一开放的应用支撑体系。

利用全省统一的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全市统一身份核验。充分利用公共支付、电子签章、电子证照、CA认证、电子档案等全省统一的公共技术服务组件,实现统一数字化管理。利用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移动应用汇聚平台,建设一站式、标准化移动政务网上服务体系。

(三)打造共建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建立和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强化数据资源统筹规划、分类管理。依托省、台州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互通,为政府履职提供大数据支持,提高政府数据社会化利用率。

(四)打造集约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

全面提升我市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能力,加快全市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向台州市政务云平台迁移,进一步整合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升级和终端安全防护建设,推进专网迁移,实现网络整合联通。加快建设雪亮工程,依托视联网技术推进各类视频资源共享整合。统筹实施全市网络安全建设,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快速应急响应机制。

(五)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台州市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面清理与政府数字化转型不相适应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完善政府数字化转型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网络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制度。

(六)强化标准规范体系。

贯彻执行国家级、省级、台州市级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标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业务应用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加强标准规范宣传解释工作,定期开展标准规范应用评估监督工作,推进标准规范贯彻落实。

(七)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加快推动政务数据管理服务体制改革,组建政务数据管理机构。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建立资金和人才保障体系。落实各部门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中的主体责任。

三、重点工程

(一)经济运行分析数字化应用工程。

1.推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结合临海实际,建设工业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汇聚全市企业综合数据,进行分行业、分产业多层次的评价、分析,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企业、区域、平台的经济运行态势、提供规上企业体检服务和各个维度的预警,提高政府领导在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时信息的全面性、一致性、及时性。(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供电局)

2.加强科技资源数据服务。整合科技创新的各类基础数据库和服务资源,利用智能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对科技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改善科技评价方法,提升决策支持水平。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对科技计划各类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执行、中期检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网上痕迹化管理。(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3.推进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统筹整合自然资源、测绘、发展改革、建设、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建立完整的国土(自然资源)空间数据资源体系,搭建市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数据更新校核机制,形成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工作底图,为跨部门空间相关业务协同、政府履职提供空间大数据支持。(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4.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方面的优势,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服务,为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提供便利。(牵头单位:市审管办)

5.加快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业务过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技术,对农业相关业务等数据的挖掘、分析和整合,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经营联机预测分析体系。(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6.推进数字财政应用开发。围绕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运行体系,通过对跨部门、跨层级的财政收支活动相关数据的有效集聚、深度开发和利用,加快数字财政建设,为预算收支预测、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绩效管理、政策制定、信息公开等提供有效支持。(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7.推进商务大数据应用。加快商务数据汇聚,加强数据分析、应用等环节的建设和研究,提高商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的能力,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应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8.推进审计监督大数据应用。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云,实现审计相关基础信息的共享,构建以公共财政运行安全和绩效评价为重点的电子审计体系,形成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牵头单位:市审计局)

(二)市场监管数字化应用工程。

1.推进行政执法数字化监管。基于各部门市场监管、执法的共性特征,梳理编制行政执法监管清单、裁量基准,通过信息系统将原则性、模糊性、动态性的执法监管要求,固化为可执行、可量化、可追溯的操作要求。应用移动执法模块,实现基层日常巡查,指挥调度单兵作战的能力。(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强化重点行业、重点物品的数字化管理。依托电子监管码、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特种设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行业、产品的监督管理,采集生产、使用、检验、检查、执法等环节有效信息,完善数字化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临海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inhaishi/20210810/40657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