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应急办:
现将《临海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临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3月31日
临海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计划,全面有效提升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浙江省省应急管理厅《浙江省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实施方案》(浙应急基础〔2020〕29号)和台州市应急管理局《台州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实施方案》(台应急〔2020〕18号)要求,特制定临海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明显提升。但通过对近几年工矿商贸事故原因分析,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窒息和燃爆等事故仍然多发易发,暴露出当前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存在着培训覆盖面不够广、培训方法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开展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既是解决当前企业员工安全培训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应急防控能力提升年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的具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不断深化细化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高全民安全素养,努力为实现“提本质、遏重大、降较大、减总量、保安全”,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坚实的素质保障。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全民安全素养为主线,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目标,聚焦培训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成效更明显,坚持“四个相结合”,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
——企业自主与部门推动相结合。落实培训责任,既要落实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安全素养的主体责任,也要强化部门指导、督促,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理论学习与实操培训相结合。丰富培训内容,既要注重法律法规、风险辨识、流程规范等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地演练、规范操作等实操技能的指导实践,提升针对性。
——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创新培训形式,既要发挥线下面授培训、集中培训的作用,也要灵活运用线上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培训趣味性、参与度。
——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开展常态化培训,既要突出集中培训的效果,也要把学习培训落到日常,充分调动企业员工闲余学习自主性,提高培训实效。
(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会安全”、从业人员“懂安全”,重点实现“三个全覆盖”:
1.全市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全覆盖,培训人数不少于7500人。重点岗位人员包括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盲板抽堵、断路作业等八大高危作业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岗位人员。
2.全市“三场所三企业”、工贸行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性较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全覆盖,培训人数不少于1500人。
3.全市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金属冶炼高危行业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全覆盖,培训人数不少于1万人。
三、培训内容
针对行业企业和对象不同,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培训,特别要结合近几年工矿商贸多发易发的事故成因开展针对性知识培训,让各类从业人员进一步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法定职责及违法导致的法律责任、应该履行的权利义务,以及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以线下面授培训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并如实记录安全培训、考核情况。
(一)开展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
1.企业主要负责人侧重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培训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8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8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12学时。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侧重安全业务能力培训:重点培训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危作业事故防范措施,组织、引导作业现场人员疏散等应急处置知识;典型事故和救援案例分析。10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2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24学时。
3.企业重点岗位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包括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八大高危作业和使用易燃爆危险化学品岗位人员)安全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义务,高危作业等重点岗位事故防范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知识和技能;典型事故案例。6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2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16学时。具体培训内容详见《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附件2)。
(二)开展危险性较高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
1.企业主要负责人侧重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危化品爆炸等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8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8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16学时。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侧重安全业务能力培训:重点培训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危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知识;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危化品爆炸等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10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2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24学时。具体培训内容详见《危险性较高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附件3)。
(三)开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
1.企业主要负责人侧重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强化培训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火灾、危化品爆炸、建构筑物坍塌等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理念。8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8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16学时。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侧重安全业务能力培训:重点强化培训安全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工艺管控措施,动火、有限空间作业等高危作业和外包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知识;火灾、危化品爆炸、建构筑物坍塌等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理念。10月底前完成培训,面授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2学时,线上在线学习不得少于24学时。
3.企业从业人员侧重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培训相关重点和要求按照市应急管理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台州市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执行。具体培训内容详见《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附件4)。
四、推进措施
(一)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安全培训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安全培训机构与乡镇(街道)、开发区签订安全培训服务协议,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服务。要深化与职业院校的安全培训合作,积极推动安全生产产教融合,引导具备培训能力的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安全培训,打造安全培训产学研基地。
(二)创新培训方式。线下面授培训要通过VR体验馆、事故案例解剖、技术比武、应急演练等,利用安全宣传月、应急演练、现场教学等,提高安全培训趣味性。线上在线培训主要依托省厅建设的省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学院,在省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学院建成前,各地可先开展线下面授培训,也可自主选择线上培训机构开展在线培训,并做好线上培训合格人员信息的登记汇总。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和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学习终身账号和档案,完善线上学时按比例计入培训总课时标准,做好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换。要强化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培训、考试中的运用,落实参训人员信息采集、比对等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提高培训质量。各社会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省厅培训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开发分行业、分层次、分岗位的教材;要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参与培训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要建立专兼职培训教师选拔、培训、考核机制,鼓励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走上讲台。要强化专业化、小班化和实操实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市局将加强对各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管理、筛选培训师资参加省厅组织的轮训,组织师资编写培训课件,统一规范全市的培训工作。
(四)加强执法检查。市局有关科室和各镇(街道)应急办要把安全培训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逢查必考”,即进企业检查,必须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线重点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抽考。对企业未履行法定培训职责的违法行为,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对高危行业企业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一律倒查企业安全培训责任。
(五)严格考核评估。各培训、考试机构要强化培训档案的管理,详细、准确记录每次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市局将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工作纳入对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考核内容。将建立月度报告、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和全年考核机制,对各镇(街道)实施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要建立定期通报和督查机制,严防工作“落地打滑”。
五、组织实施
全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属地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牢牢抓住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关键少数,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3月底前)。3月25日前,市局将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各镇(街道)要及时动员部署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工作,摸清本区域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人员底数,4月10日前成立工作小组,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
2.组织实施阶段(4月至11月底)。市局将会同消防救援部门组织乡镇(街道),分片区、分行业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并适时对各地安全培训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考核评估阶段(12月1日至12月底)。12月上旬市局将对各镇(街道)开展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
(二)任务分工
1.市局负责全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加大对安全大培训的人力、物力支持和投入,做好培训任务的细化和分解,及时统筹、汇总全市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推动落实到位。并定期执法、检查各地安全培训进展情况并及时通报,年底前对各地安全培训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2.各镇(街道)全面摸清本辖区工业企业底数,具体负责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发动和部门对接,确保企业安全培训不留盲区。
3.企业要落实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在依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当地政府或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统筹安排好工作、时间,确保重点人员应培尽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局将成立由周邦春总工程师为组长,安全生产基础科、行政审批科、监察大队、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同时加强同市消防救援大队的联系,统筹抓好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工作。各镇(街道)也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工作小组,摸清本区域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人员底数、制定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的工作计划;要深化“三服务”活动,采取送安全培训到园区、到企业,加强指导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强化宣传引导。要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善于提炼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通过树立典型推动安全大培训工作;要加大对企业员工安全技能大培训的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安全培训工作氛围。各镇(街道)于4月10日前,报送本区域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计划;市局安全生产基础科联系电话:85389612。
附件:1.全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指标分解
2.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
3.危险性较高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
4.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标准
附件1:
全市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大培训指标分解
镇、街道 | 高危企业安全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人数不少于 | 危险性较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人数不少于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培训人数不少于 |
古城街道 | 60 | 45 | 450 |
大洋街道 | 90 | 60 | 760 |
江南街道 | 25 | 83 | 960 |
大田街道 | 40 | 65 | 640 |
邵家渡街道 | 30 | 31 | 170 |
杜桥镇 | 90 | 754 | 2030 |
白水洋镇 | 50 | 27 | 310 |
尤溪镇 | 0 | 16 | 40 |
汛桥镇 | 510 | 63 | 230 |
沿江镇 | 130 | 80 | 720 |
汇溪镇 | 10 | 5 | 40 |
东塍镇 | 25 | 27 | 270 |
小芝镇 | 20 | 38 | 150 |
桃渚镇 | 5 | 11 | 70 |
上盘镇 | 0 | 9 | 110 |
涌泉镇 | 630 | 31 | 100 |
永丰镇 | 20 | 11 | 150 |
括苍镇 | 50 | 23 | 70 |
河头镇 | 15 | 5 | 60 |
头门港 | 8200 | 116 | 170 |
合计 | 10000 | 1500 | 7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