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中小学、成校、职成教中心、本局各科室:
为了更好地加强职成校合作,做好社会培训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继续以“合作、发展、共赢”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职成校“1+
一、要提高合作意识,凝聚合力。“1+8”联合培训共同体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之间的合作,两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目前,我县职成校已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但我们还要提高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进一步凝聚合力。同时要善于合作,要有共同目标与大局意识,加强沟通与交流,力争共赢。
二、要强化质量意识,以质取胜。各校要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培训质量意识,精心做好每一次培训。只有把今天的培训做好,才能更好地组织下一次的培训。要时刻保持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培训整体的观念,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三、要拓宽合作领域,增加合作深度。我县职成校的合作有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及自考等学历教育,还有预备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外省来盐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和高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如农民“双证制”培训、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培训活动等;同时,进一步增加合作的深度。如把电大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实现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的相互融通。
四、要加强管理指导,规范合作程序。局职能科室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协调,规范合作程序,明确责任与义务,在合作项目的质量保证、资金分配、材料上报等各方面加强监督、协调和指导。要进一步搭建好平台,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开展研讨、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形式,总结经验,完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果。
五、要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一)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科室)定期组织召开职成教中心和各镇成校培训联席会议,每月组织召开成校校长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成校片组研讨活动,进行培训工作的计划与总结、合作与协调、交流与评价。各校每周组织工作例会,统一思想,研究和部署工作。
(二)规范培训工作流程。建立以县职成教中心为龙头,各镇成校为骨干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流程》(附件一)。按照培训工作流程由局职能科室负责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督查。
(三)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校长是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长主抓项目培训工作,对每一个培训项目,确定相应的培训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和上报培训信息与统计等工作。
(四)实行项目培训结报制度。建立项目培训上报进度和结报制度,要求各职成校及时把正在开展的项目培训进展情况按月上报县教育局(附件二),已完成的项目培训同时上报培训结报表(附件三),局职能科室从培训的内容、进度、课时数、经费使用、获证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五)实行项目培训考核制。考核学校按照上级有关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要求,发挥职成校联动机制,组织开展项目培训,培训内容科学合理,办班时间和质量有效保证。
(六)整合提升培训师资库。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聘请省市及全国优秀培训师对培训师资进行充电,在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授课技巧及与学员的沟通技巧等方面不断提升广大培训教师的培训能力。
附件一: 海盐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流程(试行)
附件二:海盐县学校开展项目培训工作进展情况月报表
附件三:海盐县项目培训结报表
二○○九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