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相关部门:
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就抓好2020年粮食产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各项规定,以稳生产、保供给、促增收为总基调,按照“保护能力、藏粮于地,稳面增产、绿色增效,需求引领、优化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发展短板,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五优联动”提质扩面,着力推动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20年全县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4.13亿斤,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7万亩,总产量2.77亿斤,保持粮食自给率稳定;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宜机化改造,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程度,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0.8万亩建设任务。完善农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实行耕地安全利用。继续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全年完成0.8万亩提标改造任务,要加大投入,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全面落实各层级管护责任,严格保持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确保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使之成为粮食的核心产区。
(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扩大优质品种面积,构建核心产区。重点推广优质晚粳稻,积极发展鲜食大豆、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要充分利用温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减少季节性抛荒。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整村统一集中流转,鼓励稻麦轮作,稻旱粮轮作,提高粮食复种面积。
(三)强化农业科技驱动。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支持科企合作,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大力示范推广优质低耗高效品种,加强粮油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等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强化技术协同和综合运用,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不断集成提升技术链。大力推广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等新型农作制度和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模式,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生产过程绿色生态、生产环节智能可控。
(四)加快实施农药化肥实名制和定额制。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经销、生产过程投入、废旧包装物回收“三项记录”制度。制定化肥农药定额制施用标准,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和生物农药。推广肥药减量增效、科学高效施用等综合技术模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探索建立零化学农药示范点,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五)促进粮食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加大育秧、施肥、植保、农机作业和产品流通等领域数字化改造力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粮油生产动态监测,建设数字化育苗工厂、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粮食生产数字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逐步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农田到餐桌,连接粮食生产端、消费端和各类涉粮主体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共同体。
(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整片流转和整村集中流转,推动优质耕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规范化的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打造一批信用良好、专业素质高、生产技术过硬、善于经营的粮食生产主力军。
(七)加强社会化服务。根据生产区分布和服务需求,合理安排社会化服务组织布局,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支持区域性水稻育供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先落实粮食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有效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或菜单式服务,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
(八)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鼓励用粮企业以订单、合同等为纽带建立生产基地,引导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推进全产业链开发,重点扶持一批有生产基地的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自产稻谷加工销售或为小农户提供加工销售服务,推动“卖稻谷”向卖“稻米”转变。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主体建造仓储、购置烘干设备和冷藏设施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落实稻米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主体从事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等政策。
(九)推进粮食产业链“五优联动”。推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加、优粮优价、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提质扩面,大力探索“五优联动”的不同模式,引导支持农民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优质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高绿色、优质、特色粮食产品供给能力,培育海盐优质地产粮食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实现优质优价、粮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消费者满意。
四、加大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