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精神,推进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坚持数字赋能,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作业水平,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保障。到2025年,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高质量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安全风险有效防范,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人工增雨影响面积达到陆地面积的90%以上,专业化作业队伍建成率达到100%。到2035年,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服务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重点领域服务保障。围绕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需求,针对农业“两区”、干旱易发区、森林防火区、水库集雨区等重点区域,制定作业工作计划,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其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根据重大活动需要,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演练工作机制,制定工作预案,有效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应对森林火灾火险、持续高温干旱和污染天气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急预案。(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林业局,各市、县〔市、区〕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政府参与,不再列出)
(二)增强基础业务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指挥机制,形成作业指挥网。建立常态化作业机制,在重点水库和流域、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科学划定作业区,打造5—6个跨区域、数字化协同作业区,建设7—8个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推进作业站点数字化迭代升级,建设95个监测与作业一体化智能物联站点,补充布设云降水探测设备,实现火箭、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列装全覆盖。建立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的人工影响天气数字化、一体化业务系统,建立完善我省飞机作业工作机制,加强空域保障和作业通信等工作,积极探索大型无人机作业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浙江分局、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中国移动浙江公司)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zhengfuba/2021/1123/42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