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东阳市 > 正文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1-06-06 东阳市 收藏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8月25日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为推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加快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步伐,根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2〕6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分类、系统衔接、全程管理"的原则,采取"大分流、小分类"源头减量模式,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和末端资源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垃圾全程减量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从2015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以生活垃圾减量化为核心,以资源化、无害化为重点,有计划地选择一批试点小区(单位),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工作。争取2015年试点区域面积达到10%,2016年达到20%,2017年达到30%,至2018年底,试点区域基本形成分类运营体系和资源回收网络,建成一批关键性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居民的分类意识明显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如期完成工作目标,市政府成立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行政执法局、商务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供销总社、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吴宁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办事处和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正职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办公室。
  四、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负责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设立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办公室。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的指导、服务和监督考核工作;制定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性文件和实施方案制定的调研、起草工作;统筹安排分类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协同推进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分类环节建设。
  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
  发改局:负责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投资管理工作。负责生活垃圾处理成本监审和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民政局:负责组织相关社团、协会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财政局:负责垃圾分类试点的资金保障工作。
  教育局:负责城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建设局:负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重点工程计划。
  规划局:负责落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定点工作,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确保设施合理布局并"落地"建设。
  行政执法局:负责分类收集亭(点)的垃圾收运。负责厨房垃圾、其他垃圾的处理工作。负责购置统一的分类收集桶和专业收运车辆。
  商务局:负责大型超市商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环保局:负责牵头落实有毒、有害垃圾市场化收运处置和指导监管工作。负责生活垃圾分选中心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评及环境影响监督工作。
  交通局:负责组织公交车站、客运站等公共场所和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并对属于危险货物的有害垃圾运输进行监管。
  市场监管局:负责国有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加强职责范围内"限塑令"的监督检查,督促经营管理者落实"限塑"责任。
  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行政中心大楼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供销总社:负责具体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负责生活垃圾分选中心建设、管理工作。
  总工会、妇联、团市委:负责发动干部职工、家庭妇女、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吴宁、白云、江北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的协调和处理;街道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居民小区、沿街商铺、规上企业、村集体农贸市场等试点单位具体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负责院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五、分类原则
  (一)分类收集模式。实行"大分流、小分类"源头减量模式。"大分流"指装修垃圾、大件木质垃圾等实施专项收运,单位餐厨垃圾等分流处置。"小分类"指在居住区、学校、行政事业单位、街区、公共场所等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二)分类收集方式。试点区域暂按"三分法"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种。待终端处理设施完善后,再将其他垃圾细分成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实施"四分法"分类。各类垃圾按不同颜色标识的垃圾桶分类收集:红色桶收集有害垃圾;绿色桶收集可回收物;蓝色桶收集厨房垃圾;灰色桶收集其他垃圾。
  (三)垃圾分类标准。1.有害垃圾:电池(蓄电池、钮扣电池等)、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旧小家电、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2.可回收物:玻璃类(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等)、纸类(报纸、传单、杂志、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类(铁、铜、铝等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类(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3.厨房垃圾: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菜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4.其他垃圾: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房垃圾之外所有垃圾总称。
  (四)收运和处理方式。1.收运:环卫部门负责分类收集亭(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清运,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运至生活垃圾分选中心,其他垃圾进入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系统。2.分选:在分选中心内,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落实专业公司二次分类和处置;可回收物由供销总社二次分类和处置。
  六、实施步骤
  (一)部署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组建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办公室,部署调查摸底、制定试点方案、确定试点区域、匡算试点经费、车辆设备采购、制定规范流程和形象标识等工作。
  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工作氛围;组建培训推广队伍,开展分类知识培训,对接指导相关试点区域做好准备工作和培训工作。
  (二)局部试点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4月)
  试点小区和单位:吴宁、白云、江北街道各2个居民小区、一家规上企业;城区所有中小学(含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城区国有农贸市场1家;城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含各部门下属单位)。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订。
  加快垃圾分类终端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以焚烧为主体,餐厨、厨余生物处理为辅、卫生填埋为最终保障手段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分选中心,2015年启动,2016年建成使用。餐厨垃圾处置中心,2016年底前建成,2017年使用。焚烧发电厂,2015年启动,2018年底前建成。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6年5月-2017年4月)
  邀请相关专家全面总结评估运行情况,完善相关措施。扩大分类试点范围,吴宁、白云、江北街道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各增加2个居民小区、3家规上企业,城区农贸市场增加到3家,大型商场超市5家。待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建成后,开展城区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厨垃圾分类处理。
  (四)全面推广阶段(2017年5月-2018年12月)
  在按点开展分类的基础上,有序推行成片区域分类试点。力争2017年底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30%,2018年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标。试点区域居民分类习惯良好,垃圾分类运行体系健全,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力争成为省生活垃圾管理示范城市。
  七、宣传保障
  引导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鼓励广泛参与,是确保生活垃圾有效分类的重要前提。树立"广泛宣传、有效宣传、持续宣传"的理念,把宣传工作贯穿到试点的整个过程。
  重点保障四项工作:一是建立宣传、培训机制,实现常态化宣传和培训;二是氛围营造工作。加大宣传教育片和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普及分类知识,确保工作氛围快速形成,并能有效持久;三是培训推广工作。在试点单位,建立培训教员、指导员、志愿者三支培训推广队伍,对具体参与者加强培训和引导;四是示范引领工作,建立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创建示范样板试点,以鲜活事例带动更多市民参与。
  八、工作要求
  (一)推进责任落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试点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明确分工,加强合作,落实层级管理和属地管理责任,并要纳入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配置力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实施特许经营管理,开展运营服务竞争。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科学核定垃圾处理费标准,完善垃圾处理费结算模式,保证垃圾处理费及时、足额拨付。
  (三)强化政策支撑。探索建立区域环境补偿和总量控制机制,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和补贴制度。研究生活垃圾减量激励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公众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建立财政补贴机制,促进再生资源和生物质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共建共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
  (四)促进科技强管。加强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的基础性研究及垃圾处理指标体系、技术评估、社会管理和评价等研究,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和社会化管理水平。实施生活垃圾产生、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信息化控制,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垃圾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科技强管。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东阳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dongyangshi/20210606/26418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