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东阳市"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竞赛活动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阳市"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竞赛活动总体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金华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对照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寻找差距短板,激发全市上下的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和赶超意识,坚定信心,抓住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年度各项经济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根据金华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竞赛活动。现制定如下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省、金华市相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攻方向,以创新破难为动力,加快建立有效投资库、招商库和土地库,全面落实要素保障,实现经济短板新突破;以精准招商为重点,围绕我市"六大百亿"产业发展,突出建筑业、影视业及平台类等新型业态,形成招商引资新局面;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强镇为重点服务区域,落实各项减负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为加快建设"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原则。百日竞赛活动要对照金华市对我市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核任务,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确定年度目标,即全年完成任务对照年初目标"只增不减",全年各项指标增速在金华各县市排名对照1-8月实绩"只增不减",通过"拉长板、补短板",确保全市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找准问题,完善机制,补齐短板,集中有限的精力,抓住重点,精准发力,采取有效举措,狠抓工作落实
(三)坚持项目导向原则。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整个活动目标确定、举措制定,都要落实"项目化"和"载体化"。紧紧围绕重大项目梳理推进中的难题、招商中的问题、谋划中的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逐一破解。
(四)坚持服务导向原则。围绕平台建设、产业谋划、浙(东)商回归、土地保障、资金保障、项目申报等各方面问题,创新服务举措,开展专项活动。围绕供给侧改革,加大服务改革的力度,增强企业活力。
三、总体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攻坚期内完成投资126亿元,力争完成全年投资300亿元,增长18%的目标;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环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其中,攻坚期内工业技改完成投资49.4亿元。
财政收入--攻坚期内完成财政收入27.9亿元,力争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增长20%目标,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工业产值--攻坚期内完成234.04亿元,增速5.9%以上,确保全年工业产值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8.5%,力争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9.5%;攻坚期内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1.21亿元,增速9.0%以上,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30.7亿元,同比增长8.0%,力争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银行贷款--攻坚期内新增贷款2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63亿元,力争达到75亿元,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
外贸出口--攻坚期内出口达到62.36亿元,增速19.88%,确保全年出口完成173.55亿元,增长10%以上目标。
浙商回归--攻坚期内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以上,确保全年引进内资45亿元(力争4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2亿元(新增浙商回归攻坚任务10亿元),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引进外资--攻坚期内引进外资2474万美元,确保全年引进外资2600万美元(力争28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目标,力争增幅进入金华前列。
四、重点任务
(一)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
活动目标:重点攻破23个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省重点、省"411"、金华市重点、金华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集中开工项目100%开工,全年计划完成率达到120%以上;10个重大前期项目按既定的目标完成各重要节点推进;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的目标,力争投资增速走在全市前列。
活动举措:依托当前全省扩大有效投资的良好势头,围绕全年固投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紧扣"有效"二字,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前期攻坚、在批项目解难题、集中开工项目抓推进、破解融资难等六大专项行动,落实责任,建立市领导重大项目"三包四联"制度,推行现场办公等举措,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责任市领导:李宝春,牵头单位:市发改局
(二)增强发展后劲"百日招商"活动
活动目标:确保引进内资45亿元,力争48.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力争2825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2亿元,新增浙商回归攻坚任务10亿元;央企对接1.4亿元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力争全年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以上。
活动举措:重点突出建筑业、影视业及平台类等用地少、见效快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市领导联系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机制优势,兼顾抓好工业、商贸业、现代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的招商引资工作,市镇联动,部门协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服务,精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库,瞄准目标产业和企业,努力实现招大引强选优。集中力量攻坚破解一批项目引进落地开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在重大项目招引上有新突破。
责任市领导:蒋银生,牵头单位:市招商局
(三)促进实体经济"百日服务"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8.5%,力争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完成130.7亿元,同比增长8.0%,力争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投资确保完成125亿元,力争完成136.3亿元;工业技改投资确保完成96亿元,力争完成104.5亿元;外贸出口确保完成174.57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新增贷款63亿元以上,力争达到75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
活动举措:重点围绕推动工业"扩投资"、企业帮扶"增信心"、政策入企"降成本"、要素配置"优保障"、科技服务"强创新"、外贸企业"稳出口"、房地产业"去库存"、建筑业"促发展"等八大服务行动,明确责任部门,强化服务企业"店小二"精神,营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提振企业加快发展信心,自我加压,千方百计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责任市领导:张雷,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五、活动时间
本次百日竞赛活动自2016年9月上旬开始,至2017年1月1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9月上旬至9月中旬)。按照金华市组织开展百日竞赛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我市百日竞赛落实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集中竞赛阶段(2016年9月下旬至12月31日)。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明确攻坚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工作力量和各种资源,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阶段(2017年1月1日至1月10日)。总结自查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上报金华市并迎接考核。对照全年下达任务对全市有关部门单位、镇乡街道各项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六、活动方式
(一)建立"三比三赛"竞赛机制。在全市原有一、二、三产经济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创新百日竞赛活动"三比三赛"微竞赛活动,由各牵头单位和各责任主体共同负责将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微信上晒一晒,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比领导,赛力度。看单位是否专项成立"百日活动"工作组;一把手是否亲自抓经济、服务经济发展;抓经济和统计干部是否配齐、配强;干部联系企业是否落实;比目标,赛实绩。看各项指标完成的实绩是否达到与全年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比速度、比质量、比绩效、比干劲、比贡献。要按照目标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的要求,超越既定目标,争先进位。比作风,赛成效。看能不能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上级交办的事项是否及时解决。
(二)建立"挂图作战"管理机制。对百日竞赛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确保不走过场。市发改局、经信局、招商局负责对百日竞赛活动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模式,列出每项活动内容、目标、责任单位,实行难题销号制。市督考办负责创新通报方式,定期将竞赛活动情况公布,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督查督办;百日竞赛中涉及的各部门均是活动责任单位,要加强责任意识,不仅要分兵把守好自己领域的攻坚内容,也要部门联动,协同配合好其他部门的任务。
(三)建立"五帮五助"企业项目帮扶机制。要重点开展以"五帮五助"(帮企业融资、帮企业培训、帮企业减负、帮企业创业、帮企业解惑;助企业维权、助企业拓市、助企业创新、助企业技改、助企业节能)为主题的服务企业活动。围绕民间投资下降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走访摸排一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要按照"主动担当、不上交矛盾"的原则,全力解决走访中了解掌握的困难和问题。对镇乡街道和部门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原则上限期内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解决;对确需市级层面解决的重大问题难题,通过市长现场办公的形式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解决。
(四)建立"提醒激励"市领导约谈机制。每月召开综合经济指标研判会,对经济各项指标,对照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在竞赛活动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采取措施不实而未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月度目标任务,且增幅排名处于后二位的镇乡街道,由市政府约谈分管领导;连续两次排名后二位的镇乡街道,提交市委常委会,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七、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市百日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李宝春、王天仁、陈军、蒋银生、张雷任副组长,市文旅委、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商务局、环保局、统计局、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建管局、金融办、人行、转升办、木雕红木办和各镇乡街道等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下设三个专项小组和办公室:"百日攻坚"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小组,由李宝春担任组长,牵头单位为市发改局;"百日招商"专项小组,由蒋银生担任组长,牵头单位市招商局;"百日服务"专项小组,由张雷担任组长,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桑国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专项小组牵头部门的分管副职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市发改局、招商局、经信局等活动牵头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落实责任,要在汇总、分析、协调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加大活动推进力度,定期将成果进行"比一比、晒一晒",确保三项活动切实达到预期效果。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是百日竞赛责任单位,必须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中,集中精力、人力,创新举措,要实行目标管理,每月14日、29日将活动进展情况报各专项小组。
(三)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部门要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多层面、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经济工作的关注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采用会议发动、舆论造势、实地报道、领导专访等形式,为活动造势,为干事鼓劲,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东阳市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2.东阳市增强发展后劲"百日招商"活动实施方案
3.东阳市促进实体经济"百日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政协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
各群众团体。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19日印发
附件1
东阳市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扩大有效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东委发〔2016〕28号)精神,我市从4月份开始开展了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推进"活动,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均列金华市第二,基本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半年红",但我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当前扩大有效投资的良好势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抓好下半年固投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红",经研究,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现制订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6年9月1日至12月上旬
二、活动目标
围绕年度投资目标,全市各部门、单位和镇乡街道要密切配合、强化服务、深化监管,集中利用100天左右时间,重点攻破23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扫清投资增长障碍,强力推进各级重点项目;确保省重点、省"411"、金华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集中开工项目100%开工,全年计划完成率达到120%以上;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的目标。
三、工作举措
(一)做好"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开展项目谋划专项行动。各镇乡街道、机关部门通力协作,努力谋划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骨干项目,以此作为我市"十三五"时期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牵头领导:李宝春、蒋银生、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招商局、各镇乡街道
(二)加快前期推进,开展项目前期攻坚专项行动。相关部门要紧盯前期、主动服务,依托省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编制我市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突出关键前期节点,按节点要求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把重大项目前期攻坚作为促投资、补短板、培育新动能的关键之举来抓。
牵头领导:李宝春、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各业主单位
(三)加快审批速度,开展在批项目解难题专项行动。对重大项目审批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置。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评审,优化审批程序,协调项目业主在审批环节提出项目变更问题,扎实提高审批速度,确保重大前期项目早挂牌、早落地。
牵头领导:李宝春、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单位
(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开展在建项目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围绕省、金华市以及市本级重点项目,摸排一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通过现场集中办公等形式,解决一批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牵头领导:市政府各副市长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等,各镇乡街道
(五)强化项目管理,开展集中开工项目专项行动。紧盯今年一月和七月两批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相关单位在确保完成省、市"两个一百"(100%开工、100%完成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倒排工期,优化服务,全力以赴促进集中开工项目开工和入库,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达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统计局做好集中开工项目统计入库工作,加强对项目业主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投资统计的规范化水平。
牵头领导:各项目联系市领导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统计局、经济开发区、横店镇
(六)深化金融服务,开展破解融资难专项行动。通过开展融资需求项目推介,举办对接会,及时将各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金融服务产品信息,传达给重大项目和企业。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重大项目和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力度,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和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牵头领导:陈军、张雷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资委、金融办、人行,各金融机构
四、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日-9月10日)。动员和部署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由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
(二)摸底排查阶段(9月11日-9月20日)。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进行梳理,认真做好相应的调查摸底工作。
(三)集中攻坚阶段(9月21日-11月30日)。各相关部门根据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狠抓落实,集中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推进。
(四)总结巩固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建立健全推动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保障工作,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部署要求,查清情况、摸准问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主动服务,按照"难事先办、急事特办、能办即办、能快即快"的原则,做好服务工作;各联系市领导要根据市委"三包四联"工作要求,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二)严格跟踪督查。市扩大有效投资协调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督考办采取专项督查、定期督查等方式,对攻坚活动的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问效。对在活动中工作扎实、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项目攻坚活动中推诿扯皮、被动应付,致使项目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三)加强信息报送。百日攻坚活动成立信息报送制度,各责任单位必须指定专人作为项目联系人,负责收集活动信息,于每月14日、29日前将信息报送到市扩大有效投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要及时梳理项目进展信息,向市领导报告总体情况,并提交需要研究确定的问题和建议。(联系电话:86655705,电子邮箱:dystzk@126.com)
(四)营造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的重大意义、活动成果和先进典型,提高社会各界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关注度。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曝光负面典型,形成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东阳市"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竞赛活动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19日
2016年9月19日
东阳市"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竞赛活动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省、金华市相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攻方向,以创新破难为动力,加快建立有效投资库、招商库和土地库,全面落实要素保障,实现经济短板新突破;以精准招商为重点,围绕我市"六大百亿"产业发展,突出建筑业、影视业及平台类等新型业态,形成招商引资新局面;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强镇为重点服务区域,落实各项减负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为加快建设"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原则。百日竞赛活动要对照金华市对我市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核任务,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确定年度目标,即全年完成任务对照年初目标"只增不减",全年各项指标增速在金华各县市排名对照1-8月实绩"只增不减",通过"拉长板、补短板",确保全市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找准问题,完善机制,补齐短板,集中有限的精力,抓住重点,精准发力,采取有效举措,狠抓工作落实
(三)坚持项目导向原则。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整个活动目标确定、举措制定,都要落实"项目化"和"载体化"。紧紧围绕重大项目梳理推进中的难题、招商中的问题、谋划中的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逐一破解。
(四)坚持服务导向原则。围绕平台建设、产业谋划、浙(东)商回归、土地保障、资金保障、项目申报等各方面问题,创新服务举措,开展专项活动。围绕供给侧改革,加大服务改革的力度,增强企业活力。
三、总体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攻坚期内完成投资126亿元,力争完成全年投资300亿元,增长18%的目标;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环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其中,攻坚期内工业技改完成投资49.4亿元。
财政收入--攻坚期内完成财政收入27.9亿元,力争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增长20%目标,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工业产值--攻坚期内完成234.04亿元,增速5.9%以上,确保全年工业产值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8.5%,力争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9.5%;攻坚期内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1.21亿元,增速9.0%以上,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30.7亿元,同比增长8.0%,力争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银行贷款--攻坚期内新增贷款2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63亿元,力争达到75亿元,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
外贸出口--攻坚期内出口达到62.36亿元,增速19.88%,确保全年出口完成173.55亿元,增长10%以上目标。
浙商回归--攻坚期内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以上,确保全年引进内资45亿元(力争4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2亿元(新增浙商回归攻坚任务10亿元),增幅位于金华前列。
引进外资--攻坚期内引进外资2474万美元,确保全年引进外资2600万美元(力争28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目标,力争增幅进入金华前列。
四、重点任务
(一)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
活动目标:重点攻破23个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省重点、省"411"、金华市重点、金华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集中开工项目100%开工,全年计划完成率达到120%以上;10个重大前期项目按既定的目标完成各重要节点推进;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的目标,力争投资增速走在全市前列。
活动举措:依托当前全省扩大有效投资的良好势头,围绕全年固投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紧扣"有效"二字,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前期攻坚、在批项目解难题、集中开工项目抓推进、破解融资难等六大专项行动,落实责任,建立市领导重大项目"三包四联"制度,推行现场办公等举措,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责任市领导:李宝春,牵头单位:市发改局
(二)增强发展后劲"百日招商"活动
活动目标:确保引进内资45亿元,力争48.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力争2825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2亿元,新增浙商回归攻坚任务10亿元;央企对接1.4亿元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力争全年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以上。
活动举措:重点突出建筑业、影视业及平台类等用地少、见效快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市领导联系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机制优势,兼顾抓好工业、商贸业、现代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的招商引资工作,市镇联动,部门协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服务,精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库,瞄准目标产业和企业,努力实现招大引强选优。集中力量攻坚破解一批项目引进落地开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在重大项目招引上有新突破。
责任市领导:蒋银生,牵头单位:市招商局
(三)促进实体经济"百日服务"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8.5%,力争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完成130.7亿元,同比增长8.0%,力争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投资确保完成125亿元,力争完成136.3亿元;工业技改投资确保完成96亿元,力争完成104.5亿元;外贸出口确保完成174.57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新增贷款63亿元以上,力争达到75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
活动举措:重点围绕推动工业"扩投资"、企业帮扶"增信心"、政策入企"降成本"、要素配置"优保障"、科技服务"强创新"、外贸企业"稳出口"、房地产业"去库存"、建筑业"促发展"等八大服务行动,明确责任部门,强化服务企业"店小二"精神,营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提振企业加快发展信心,自我加压,千方百计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责任市领导:张雷,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五、活动时间
本次百日竞赛活动自2016年9月上旬开始,至2017年1月1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9月上旬至9月中旬)。按照金华市组织开展百日竞赛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我市百日竞赛落实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集中竞赛阶段(2016年9月下旬至12月31日)。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明确攻坚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工作力量和各种资源,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阶段(2017年1月1日至1月10日)。总结自查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上报金华市并迎接考核。对照全年下达任务对全市有关部门单位、镇乡街道各项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六、活动方式
(一)建立"三比三赛"竞赛机制。在全市原有一、二、三产经济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创新百日竞赛活动"三比三赛"微竞赛活动,由各牵头单位和各责任主体共同负责将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微信上晒一晒,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比领导,赛力度。看单位是否专项成立"百日活动"工作组;一把手是否亲自抓经济、服务经济发展;抓经济和统计干部是否配齐、配强;干部联系企业是否落实;比目标,赛实绩。看各项指标完成的实绩是否达到与全年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比速度、比质量、比绩效、比干劲、比贡献。要按照目标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的要求,超越既定目标,争先进位。比作风,赛成效。看能不能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上级交办的事项是否及时解决。
(二)建立"挂图作战"管理机制。对百日竞赛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确保不走过场。市发改局、经信局、招商局负责对百日竞赛活动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模式,列出每项活动内容、目标、责任单位,实行难题销号制。市督考办负责创新通报方式,定期将竞赛活动情况公布,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督查督办;百日竞赛中涉及的各部门均是活动责任单位,要加强责任意识,不仅要分兵把守好自己领域的攻坚内容,也要部门联动,协同配合好其他部门的任务。
(三)建立"五帮五助"企业项目帮扶机制。要重点开展以"五帮五助"(帮企业融资、帮企业培训、帮企业减负、帮企业创业、帮企业解惑;助企业维权、助企业拓市、助企业创新、助企业技改、助企业节能)为主题的服务企业活动。围绕民间投资下降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走访摸排一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要按照"主动担当、不上交矛盾"的原则,全力解决走访中了解掌握的困难和问题。对镇乡街道和部门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原则上限期内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解决;对确需市级层面解决的重大问题难题,通过市长现场办公的形式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解决。
(四)建立"提醒激励"市领导约谈机制。每月召开综合经济指标研判会,对经济各项指标,对照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在竞赛活动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采取措施不实而未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月度目标任务,且增幅排名处于后二位的镇乡街道,由市政府约谈分管领导;连续两次排名后二位的镇乡街道,提交市委常委会,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七、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市百日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李宝春、王天仁、陈军、蒋银生、张雷任副组长,市文旅委、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商务局、环保局、统计局、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建管局、金融办、人行、转升办、木雕红木办和各镇乡街道等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下设三个专项小组和办公室:"百日攻坚"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小组,由李宝春担任组长,牵头单位为市发改局;"百日招商"专项小组,由蒋银生担任组长,牵头单位市招商局;"百日服务"专项小组,由张雷担任组长,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桑国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专项小组牵头部门的分管副职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市发改局、招商局、经信局等活动牵头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落实责任,要在汇总、分析、协调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加大活动推进力度,定期将成果进行"比一比、晒一晒",确保三项活动切实达到预期效果。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是百日竞赛责任单位,必须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中,集中精力、人力,创新举措,要实行目标管理,每月14日、29日将活动进展情况报各专项小组。
(三)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部门要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多层面、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经济工作的关注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采用会议发动、舆论造势、实地报道、领导专访等形式,为活动造势,为干事鼓劲,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东阳市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2.东阳市增强发展后劲"百日招商"活动实施方案
3.东阳市促进实体经济"百日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政协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
各群众团体。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19日印发
附件1
东阳市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扩大有效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东委发〔2016〕28号)精神,我市从4月份开始开展了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推进"活动,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均列金华市第二,基本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半年红",但我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当前扩大有效投资的良好势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抓好下半年固投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红",经研究,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活动。现制订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6年9月1日至12月上旬
二、活动目标
围绕年度投资目标,全市各部门、单位和镇乡街道要密切配合、强化服务、深化监管,集中利用100天左右时间,重点攻破23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扫清投资增长障碍,强力推进各级重点项目;确保省重点、省"411"、金华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集中开工项目100%开工,全年计划完成率达到120%以上;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的目标。
三、工作举措
(一)做好"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开展项目谋划专项行动。各镇乡街道、机关部门通力协作,努力谋划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骨干项目,以此作为我市"十三五"时期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牵头领导:李宝春、蒋银生、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招商局、各镇乡街道
(二)加快前期推进,开展项目前期攻坚专项行动。相关部门要紧盯前期、主动服务,依托省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编制我市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突出关键前期节点,按节点要求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把重大项目前期攻坚作为促投资、补短板、培育新动能的关键之举来抓。
牵头领导:李宝春、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各业主单位
(三)加快审批速度,开展在批项目解难题专项行动。对重大项目审批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置。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评审,优化审批程序,协调项目业主在审批环节提出项目变更问题,扎实提高审批速度,确保重大前期项目早挂牌、早落地。
牵头领导:李宝春、金德良
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单位
(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开展在建项目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围绕省、金华市以及市本级重点项目,摸排一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通过现场集中办公等形式,解决一批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牵头领导:市政府各副市长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等,各镇乡街道
(五)强化项目管理,开展集中开工项目专项行动。紧盯今年一月和七月两批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相关单位在确保完成省、市"两个一百"(100%开工、100%完成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倒排工期,优化服务,全力以赴促进集中开工项目开工和入库,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达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统计局做好集中开工项目统计入库工作,加强对项目业主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投资统计的规范化水平。
牵头领导:各项目联系市领导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统计局、经济开发区、横店镇
(六)深化金融服务,开展破解融资难专项行动。通过开展融资需求项目推介,举办对接会,及时将各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金融服务产品信息,传达给重大项目和企业。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重大项目和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力度,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和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牵头领导:陈军、张雷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资委、金融办、人行,各金融机构
四、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日-9月10日)。动员和部署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由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
(二)摸底排查阶段(9月11日-9月20日)。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进行梳理,认真做好相应的调查摸底工作。
(三)集中攻坚阶段(9月21日-11月30日)。各相关部门根据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狠抓落实,集中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推进。
(四)总结巩固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建立健全推动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保障工作,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部署要求,查清情况、摸准问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主动服务,按照"难事先办、急事特办、能办即办、能快即快"的原则,做好服务工作;各联系市领导要根据市委"三包四联"工作要求,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二)严格跟踪督查。市扩大有效投资协调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督考办采取专项督查、定期督查等方式,对攻坚活动的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问效。对在活动中工作扎实、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项目攻坚活动中推诿扯皮、被动应付,致使项目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三)加强信息报送。百日攻坚活动成立信息报送制度,各责任单位必须指定专人作为项目联系人,负责收集活动信息,于每月14日、29日前将信息报送到市扩大有效投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要及时梳理项目进展信息,向市领导报告总体情况,并提交需要研究确定的问题和建议。(联系电话:86655705,电子邮箱:dystzk@126.com)
(四)营造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的重大意义、活动成果和先进典型,提高社会各界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关注度。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曝光负面典型,形成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