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东阳市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十五届政府第八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东阳市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62 号)、《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民事〔2020〕46 号)以及《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公布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浙民事〔2020〕76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面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确保婚俗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基层群众作为推进婚俗改革的主体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意愿与各地具体做法有机结合起来,转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婚俗改革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3.坚持改革创新。立足东阳,结合东阳本地传统婚姻文化,学习借鉴其他优秀婚俗改革做法,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用创新思维推进婚俗改革取得新进展。
(三)目标任务
2020年8月,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之一。我市将深入推进婚俗改革试点,集中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通过经常性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制定文明婚丧村规民约,引导婚姻当事人提倡婚事简办新办;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加强婚前教育,挖掘东阳传统婚俗文化,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着力完善服务长效机制,优质推进智慧化多元服务,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到2022年,婚事办理中的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等简约文明婚礼形式比例显著提高,喜事新办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二、工作内容
(一)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1.全面开展婚前辅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的联系配合,通过“婚姻辅导”特色服务,引导新人参加“新婚课堂”,将婚姻辅导从婚后干预延伸至婚前教育,为新人免费发放《新婚新育知识读本》等资料,有效提高群众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引导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2.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婚姻辅导。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调适、纠纷调解、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提供婚内心理调适服务,帮助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改善婚姻家庭关系。2020年起实行婚姻家庭辅导和离婚预约双轨机制,设立离婚登记“冷静期”。
3.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新模式。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和专业化辅导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社工机构派出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给婚姻当事人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拓展“互联网+婚姻服务”模式,利用新闻媒体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婚姻家庭辅导的覆盖面,扩大服务范围,延伸辅导内容。
(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
1.积极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颁证大厅建设,营造温馨喜庆的氛围。建立特邀颁证师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等担任婚姻登记处特邀颁证师,在常态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新人的意愿为新人定制特色颁证仪式,在特殊节日和喜庆日专门邀请颁证嘉宾,为新人提供集体颁证、中式礼服颁证等特色服务,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大力倡导“文明婚俗、俭办婚礼”。
2.倡导和推广优秀传统和文明节俭婚礼。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简约婚礼宣传活动,创建简约婚礼示范基地,倡导和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印发《东阳市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倡议书》,每年至少举办两次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
3.推动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既保护和传承传统婚俗礼仪精髓,又鼓励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礼仪创新,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成立东阳市婚姻家庭协会,以婚姻家庭健康、和谐为出发点,通过举办各种辅导、培训、法律援助等各类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关系融洽。
(三)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1.加强婚姻法律文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婚姻法律文化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等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积极回应民众关切。
2.加强婚姻登记场地文化建设。按照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标准,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场所和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婚姻文化展示厅,宣传优秀传统婚姻文化。在中国木雕博物馆、东阳卢宅非遗街区内开设婚姻生活馆,内设十里红妆展区和“朱金流彩卧房”等场景,深度还原传统中式婚礼婚房的布置,展示东阳传统婚俗的服饰、器物及不同时期的婚俗特点及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见证民间婚姻风俗的发展脉络。
3.开展婚俗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四)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