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府各部门:
《东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十五届政府第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东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做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浙政办发〔2020〕2号)、《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管理规程〉和〈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浙土壤办〔2020〕1号)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垃圾革命”试点暨“无废城市”创建实施意见的通知》(金政办发〔2020〕2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创建,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
(二)工作内容。加强源头减量、综合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建立污染物从产生到处理全过程、全方位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污染防治产业。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政府引领、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打造“无废”理念,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建设范围及时限
东阳市行政区域范围。建设时限为2年,即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
三、工作目标任务
(一)推进产废源头减量
1.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布局生产和生活空间,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实现有效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项目。(*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参与,标星号的为牵头部门〔下同〕,以下均需各镇乡〔街道〕配合落实,不再列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开展化工集聚区产业改造提升整治。(*市经信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发改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
2.从源头上抓好减量管理。鼓励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企业在场内开展综合利用处置,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动态化清零要求。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及批复、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要求落实固体废物减量化措施。鼓励改进废水分质分流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回用比例,从源头减少污泥产生。(*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参与)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处理费用与产生量直接挂钩的差别化收费机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发改局参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推广有机肥应用,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其废弃物产生量。(*市农业农村局)
3.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循环型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减少资源浪费。(*市发改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节水型社会达标等建设行动。餐饮企业、学校、单位食堂等全面推行“光盘”行动,推广自主点餐计量收费。(*市发改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水务局)
4.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到2021年底,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参与)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提高产品可拆解性、可回收性,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料使用,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发挥大企业及大型零售商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示范企业。(*市经信局、*市商务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参与)创建绿色商场,培育一批应用节能技术、销售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的绿色流通主体。(*市商务局)推广绿色建筑建设,推进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室内装修等绿色建造方式。(*市住建局)
(二)推进规范化分类贮存
5.规范工业固废分类贮存。开展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分类贮存规范化管理水平。督促企业做好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填报,夯实管理基础。重点抓好工业危险废物分类贮存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要求,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经信局参与)
6.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推动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到2021年底,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9个、示范村5个以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
7.推进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及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规范化分类处置。(*市卫生健康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商务局参与)
(三)推进专业化收集转运
8.健全全域固体废物收集体系。建立精准化分类、专业化分拣、智能化清运、最大化利用、集中化处置的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体系,2020年底完成2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运服务试点项目建设,2021年底,建成5家固体废物综合分拣中心。(*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商务局)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推行废旧农膜分类回收处理,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地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到2020年底,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9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总社参与)持续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到2020年底,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市财政局参与)推广小箱进大箱回收医疗废物做法,建立完善城乡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登记、管理机制,实现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网络体系全覆盖。(*市卫生健康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参与)
9.强化固体废物转运环节管控。加强从事固体废物运输公司管理,严格执行固体废物转移管理制度,提升运输过程二次污染风险防控能力。优化废铅酸蓄电池、医疗废物、实验室废物等危险废物运输的管理方法,允许城市建成区内采用防扬散、防遗撒、防渗漏的运输方式。(*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参与)
(四)推进资源化循环利用
10.拓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渠道。积极拓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快建立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资源利用项目落地建设,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废弃物梯级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型园区,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市发改局,市经信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参与)
11.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长效运维,以种养循环、就近利用为重点,到2021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以秸秆还田、生产秸秆有机肥、优质粗饲料产品、固化成型燃料、沼气或生物天然气、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为主要技术路线,建立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途径利用模式。到2020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
12.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城乡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促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拓宽产品出路。引导鼓励回收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授权经营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到2020年底,全市培育有实力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家以上,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供销总社参与)
13.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建筑垃圾的精细化分类及分质利用,推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筑路材料和回填利用,推广成分复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工艺及装备的应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和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利用系统。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2021年底,建成3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供销总社、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办、市城投集团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