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管委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动员梅山全委上下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劲,大力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实施意见》(甬党办[2018]24号)精神,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在全委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名城名都”战略的实践路径,也是梅山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开放的迫切需要。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是要突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掣肘;服务争效,是要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党建争强,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根本保障。全委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郑栅洁书记2月23日在全市推进“六争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强化“争”的意识,焕发“争”的斗志,咬定“争”的目标,拿出“争”的行动,提高“争”的本领,壮大“争”的声势,快马加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为梅山服务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一港五区”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争速
围绕服务“一带一路”综试区建设,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按照“谋划生成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要求,狠抓项目落地,努力突破重大功能性项目落地,全面推进有效投资攻坚,确保实现“四加速、六加快”目标,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能级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完善重大项目库。围绕“一港五区”发展目标,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开工建设一批、签约落户一批、谋划储备一批”,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引进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着力推动开诚机器人、捷德-空客直升机、中联重科高端设备智造产业园、奥迪高性能改装中心等项目落地;围绕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引进体育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国际海上运动小镇、汽车文化小镇、健康养生谷等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推动铭泰赛车主题乐园、美的生态旅游文化小镇、冰雪海丝小镇等项目落地;围绕供应链创新产业,加快引进普洛斯等世界知名物流设施开发商和供应链平台运营商,启动丹马士、中外运等供应链龙头项目和进口国际景观植物、进口木材、冷链物流等平台建设;做大做强现代金融创新服务产业,推动信达、华融、诚通等一批优质类金融龙头企业落地,促进蔷薇控股系列项目建设、运营,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打造中国资本活力中心和项目路演中心;聚焦科技创新产业,着力引进中科院海洋科研团队及孵化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宁波大学产业工程研究院、新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聚焦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增材制造等领域前瞻布局,谋划生成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项目。
(二)强化促进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项目促进机制,全面保障“项目争速”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计划管理,编制下达重点工程计划、重大前期谋划项目计划和重大项目节点推进计划“三张表”,明确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强化项目推进节点管控;强化协调服务,建立管委会重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委领导领衔推进重大项目服务机制,设立重大项目专项办公室;实施动态管理,按在建(开工)类、前期类及谋划类等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实行“三年滚动推进”,试行重大项目预评审,定期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强化信息监测,建立“梅山重大项目信息管理平台(APP)”,实现以信息化手段“全程全天候”管理重大项目,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 “红黄绿”三色亮灯制度。
(三)强化项目落地见效。按照“五个一”联系服务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由牵头责任部门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工作计划表,按计划目标倒排时间节点,强化项目协调,及时破解困难和问题,强化工作督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实施。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 改革,创新审批服务举措,“容缺审批”解决项目开工“临门一脚”,实施100天全流程办结。
三、产业争先
以“3511”新型产业体系为导向,根据“一港五区”发展目标要求,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新金融、智能制造、全域旅游、节能环保”为主攻方向,坚持提质增效和扩量争位并举,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重。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产业、跨界产业等各类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聚焦推进梅山发展的“3511”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打造一批百亿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制高点。主动对接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支撑产业,使智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加快实施智能化升级、全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突破等重点工程,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渗透到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多个环节。加快推进梅山吉利汽车制造基地立项进程,合力推动机器人应用工业向4.0方向更上一个台阶,使传统产业具有更强的活力、更高的质量、更大的规模。
(三)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驱动,依托港口和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港航物流、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把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拉力、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转变为发展的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和规模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镇旅游、农村康养、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四、科技争投
把握“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引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力突破难点,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打造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目标,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交易额等八大方面狠抓工作落实,部署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提升、创新人才引育、创新环境优化”五大专项行动,为实现我区科技创新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培育强劲发展新动能。
(一)做好企业科技服务工作。建立区内科技企业管理机制,研究确定核心指标体系和重点扶持发展企业名录。落实专项行动,梳理规范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迁移)业务办理程序。积极主动服务落户企业,全力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申报各级科技经费补助,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鼓励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对接完善多种形式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完善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创新人才、金融、商事登记政策,积极培育开展跨境技术产权交易、离岸科技投融资等业务发展。
(二)培育科技创新核心载体。主动对接服务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申报,协调明确园区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筹建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高水平建成北航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分中心,推动航空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发挥宁波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的作用,加快推进宁大新药研究院、海洋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引进国际性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汇集国际一流海洋科技研发力量。推进中英高端装备产研院制造基地项目,争取按期入驻运营。按照建设“全域科技创新综合体”和“全域大孵化器”发展思路,整合优质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加快提升科技研发总体水平,推进科技项目路演常态化,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集聚区。谋划建设“梅山硅滩”(蓝色智能硅谷),以“智能技术、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为核心内容,谋划建设离岸孵化器、加速器集聚区,打造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发展的离岸科技创新中心。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