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余杭区 > 正文

关于印发《余杭区余杭塘河“清水治污”方案》的通知

2021-05-27 余杭区 收藏
朗读

各有关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余杭区“清水治污”行动方案》(区委办〔2013〕11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区“五水共治”工作指挥部拟订的《余杭区余杭塘河 “清水治污”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余杭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4月9日

  余杭区余杭塘河“清水治污”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委发〔2013〕36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余杭区“清水治污”行动方案>的通知》(区委办〔2013〕112号)、《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区委办〔2013〕133号),《关于印发<余杭区“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2014-2016年)>的通知》(区委办〔2014〕8号)、《关于余杭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区委办〔2014〕9号),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清水治污”、“五水共治”相关会议精神,结合余杭塘河沿线污染源现状,特制定余杭塘河方案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况与治理目标

  河道概况。余杭塘河属运河水系,呈东西走向,东起余杭东门头,西至绕城高速桥,全长11.17公里,河面最大宽度60米,最小宽度7.5米,平均宽度在40米左右,河底高程在-2.59米~1.66米之间。流经余杭、仓前、五常和未来科技城。该河道是运河以西地区主要的东西向排水河道,沿河东西大道、金星路等主要交通枢纽横穿该河道。

  河道水质。该河道水质主要受农村居住点、两岸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污水排放,大量生活、建筑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目前,河道表观为垃圾、浑浊,水质为劣V类水体。

  河长与河长单位。根据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区委办〔2013〕133号)精神,余杭塘河的河长是沈文南同志,河长单位为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区妇联。

  河道治理目标。通过三年整治,余杭塘河要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的治理总体目标。其中:2014年余杭塘河消除垃圾、浑浊现象,2015年达到V类水质目标,2016年稳定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的治理目标。

  二、河道治理基本原则与实施主体

  (一)基本原则

  1.平原地区河道周边以截污纳管集中式处理为主,山区以分散式处理为主。对于具备截污纳管条件的,应实行应纳尽纳;现场复杂、道路狭小、收集难度大的区域,可辅之以分散式收集、分散式处理方式。对于不具备纳管处理条件的,由属地平台、镇街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分散式治理。对于五年内有征迁计划安排的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由各平台、镇街负责落实农村生活污水临时处置措施,区农业局(区住建局)予以具体指导配合。

  2.河道治理工作原则上以平台、镇街作为建设主体负责实施。要全面清理河道内的杂草、障碍物、漂浮物以及河岸垃圾,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要全面清理全区外荡水域中非法捕捞渔具(虾笼、老虎网、板罾网等)和养殖网箱,清退非法占用养殖水域,拆除非养殖水域内的各类拦鱼设施。要按照河道疏浚清淤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清除河床内淤积的淤泥及其它沉淀物(清除影响水质的底泥,原则上清除0.5m以上),并对重要河岸进行整修绿化。

  3.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集中解决河道沿线存在的其他各类污染源。要全面开展河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查处乱倒渣土以及企业、农村餐饮点等单位超标排放污水行为,并加强引配水工程建设,强化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措施。

  (二)实施主体

  1.区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138个美丽乡村创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含美丽乡村创建村范围内的农家乐、小作坊等的污水)治理工作。其中,具备纳管处理条件的,村、社区范围内的污水收集系统管网建设,由区农业局牵头、各平台和镇街组织实施,集中纳管点及主管网建设由区住建局负责组织实施。

  2.区住建局负责组织协调各镇街、平台实施138个美丽乡村创建村以外的农村生活污水(含农家乐、小作坊等的污水)收集管网、分散式处理设施、提升泵站及输送管道的建设,组织实施集中纳管点及主管网建设。负责DN600及以上不随新建(扩建)道路实施的污水管网,以及随交通道路实施的污水管网建设。组织协调老集镇以截污纳管为主要目标的改造工作。

  3.各镇街、平台负责实施DN600以下不随新建(扩建)道路实施的污水管网,以及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的污水管网建设。负责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分散式处理设施、提升泵站及输送管道的建设,以及老集镇以截污纳管为主要目标的改造工作。组织实施已具备纳管条件排水户的雨污分流改造及纳管接入工作。

  三、河道污染排查情况

  (一)城乡污水治理方面

  根据现场初步排查的情况,余杭塘河在城乡污水治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沿河污水管网已基本覆盖(纳管范围内),未完成截污纳管的污染源区块(点)74个,存在雨污合流污水排入河道问题。

  2.沿河污水管网未覆盖(纳管范围外),未完成截污纳管的污染源区块(点)2个,存在雨污合流污水排入河道问题。

  3.余杭塘河流经余杭街道金星村,仓前街道永乐村、朱庙村、灵源村、高桥村,五常街道永福社区、文一社区等7个村、社区,共有居民户5180,总人口人50149。其中仓前街道高桥村属于区政府确定的138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居民1067户、4453人),其余6个村、社区属于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以上7村、社区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同时大量生活垃圾倒入河道影响水质。

  4.沿河有污水直接排放工业企业13家,污水排放量约679.5吨/日,污水经简易污水处理池处理后直排河道。

  (具体见附表2、附表3)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根据现场初步排查的情况,余杭塘河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废弃农药包装物、农村环境卫生等方面对河道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方面

  根据现场初步排查的情况,余杭塘河在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余杭塘河河道两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随处可见。

  2.余杭塘河附近需补植绿化6处。

  (四)其他

  1.清水港、严家缠港、汪桥港、杜家桥港、枫林港、九曲港、袁家坝港、香樟港等8条支流,也对余杭塘河水质产生影响。

  2.余杭塘河上游为五常港,五常港的污染源也会影响余杭塘河水质。

  四、河道治理方案

  根据存在的污染源初步排查情况,该河道的整治主要集中在各类污水纳管、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河道整治及垃圾清理与长效保洁等方面。具体整治措施是:

  (一)城乡污水治理工作

  1.涉及138个美丽乡村创建范围外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由住建局牵头进一步调查后,完成污水处理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

  2.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内仓前街道高桥村按照80%的治理率计划2014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38户。

  3.加强对河道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督促沿河暂时未纳管的13家企业实施纳管或自行处理达标排放;对污水无法纳管且自行治理后仍不达标的,责令搬迁或依法予以关停。

  上述各项整治措施,由“五水共治”工作指挥部城乡污水治理工程组牵头组织实施。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1.开展水域内定置网具清理及长效管理、增殖放流工作,符合条件的区域内实施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网具清理涉及余杭街道、仓前街道、五常街道余杭塘河水域内,投入0.6万元,建设年限2014,对水域内网具进行清理并加强长效管理;增殖放流,在余杭街道、五常街道余杭塘河水域内每年投放20万尾鱼苗,资金1.8万元,每年0.6万元,建设年限2014-2016。农业局指导,镇街实施。

  2.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开展每年度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确保回收率达到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余杭街道投入105万元,建设年限2014-2016,每年计划投资35万元;仓前街道投入45万元,建设年限2014-2016,每年计划投资15万元。

  上述各项整治措施,由“五水共治”工作指挥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组牵头组织实施。

  (三)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工作

  1.对全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清淤土方约17.87万方,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2015年完成。

  2.余杭塘河通过余杭闸引水及未来科技城引配水。

  3.实施河道长效保洁,每年投入7.9万元,2014-2016年总投入23.7万元。

  4.对余杭塘河河岸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总投资9万元,2104年完成。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在河道周边设置环境与水质保护宣传栏。

  6.余杭塘河段从葫芦桥到新桥(大象瓦片批发部)进行水质生态修复,2014年5月完成

  上述各项整治措施,由“五水共治”工作指挥部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工程组牵头组织实施。

  (四)其他治理工作

  1.属地镇街、平台要同步牵头组织开展实施与余杭塘河相邻的清水港、严家缠港、汪桥港、杜家桥港、枫林港、九曲港、袁家坝港、香樟港等8条支流的环境综合治理。按照“整治过程中要注重联动整治,要有协调性、系统性,确保实现整治工作的实效性”等要求,要加强与周边村、镇街的沟通协调,各负其职、同时推进水环境治理。

  2.属地镇街、平台要积极做好区级重点项目借地、拆违、整治等前期相关工作,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村、社区范围内的无证无照农村餐饮点、小作坊等产污单位开展综合执法活动,采取停电断水等措施予以整治取缔。

  五、资金预算

  方案中涉及项目资金为估算数(不包括城乡污水治理资金)。经初步估算,余杭塘河“清水治污”治理项目共需建设资金1185.1万元,其中: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150万元;网具清理0.6万元;增殖放流1.8万元;垃圾规范处置9万元;清淤疏浚引配水1000万元;河道长效保洁23.7万元。按照分年度实施计划,资金安排如下:

  2014年,需投入资金68.1万元,其中: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50万元;网具清理0.6万元;增殖放流0.6万元;垃圾规范处置9万元;河道长效保洁7.9万元。

  2015年,需投入资金1058.5万元,其中: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50万元;增殖放流0.6万元;河道长效保洁7.9万元,清淤疏浚引配水1000万元。

  2016年,需投入资金58.5万元,其中: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50万元;增殖放流0.6万元;河道长效保洁7.9万元。

  (具体见附表1)

  六、保障措施

  (一)全面实施河长制。河长是联系河道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推进包干河道水系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具体承担河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推进河道整治和保洁、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水环境治理工作。河长单位主要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长,并协助河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河道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河长和河长单位要督促属地责任主体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河道流经区域的相关平台、镇街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落实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财政资金保障。区财政局、各平台和属地镇街在“清水治污”治理项目资金预算安排上,要按照区委区政府明确的资金分担相关政策,统筹协调安排,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予以重点落实保障,具体按照《余杭区“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2014-2016年)》(区委办〔2014〕8号)、《关于“五水共治”污水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政办〔2014〕10号)、《关于“五水共治”河道疏浚清淤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政办〔2014〕9号)等区委区政府明确的政策意见执行。

  (三)健全工作机制。“五水共治”工作指挥部各专项工作组要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注重联动整治,强化整治实效。指挥部办公室要发挥组织、协调等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督查考核、进度通报、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宣传报道组要加强全区河道治污工作的宣传发动和新闻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黑臭河道的曝光力度。监督检查组要加强河道治污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通报。各平台、镇街要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区级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配合。

  (四)严格监督考核。“清水治污”工作列入各平台、镇街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具体由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区考评办等,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监督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附表:1.余杭塘河“清水治污”项目资金与进度计划安排汇总表

        2.余杭塘流域截污纳管普查汇总表

        3.余杭塘河沿河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表1

  余杭塘河“清水治污”项目资金与进度计划安排汇总表

河道基本情况

起 止 点

余杭东门头,西至绕城高速桥

长 度

11.17公里

流经街道、平台

余杭、仓前、五常和未来科技城

目 前

水质状况

劣V

主要污染源

沿线企事业单位排污、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河道淤泥垃圾等

治理目标

Ⅳ类

河 长

沈文南

河长单位

未来科技城

管 委 会、区妇联

河道治理方案

治理

措施

建设

内容

建设

地点

建设

期限

总投资

(万元)

项目计划进度及资金安排

专 项

工作组

责任

单位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一、城乡污水治理工作

1.涉及138个美丽乡村创建范围之外的治理工作另行设计。

——

——

——

——

——

——

城乡污水治理工程组

区住建局、属地镇街、平台

2.738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仓前高桥村

2014年

——

——

——

——

区农业局、属地镇街、平台

3.13家企业自行处理达标排放,对污水无法纳管且自行治理无法达标的企业,责令搬迁或依法予以关停。

沿河区域

2014年

——

——

——

——

区环保局、属地镇街、平台

小 计

——

——

——

——

——

——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1.定置网具清理

余杭、仓前、五常街道

2014

0.6

0.6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组

区农业局、属地镇街、平台

2.每年增殖放流20万尾鱼苗

余杭、五常街道

2014-2016

1.8

0.6

0.6

0.6

3.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

余杭街道

2014-2016

105

35

35

35

4.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

仓前街道

2014-2016

45

15

15

15

小 计

152.4

51.2

50.6

50.6

三、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工作

1.清淤疏浚处理,总约17.87万方

全段

2015年

1000

——

1000

——

河道整治保洁及引配水工程组

区林水局、属地镇街

2.余杭塘河通过余杭闸引水及未来科技城引配水

余杭街道

2015年

3.河道长效保洁

仓前、余杭、五常街道,未来科技城

2014-2016

23.7

7.9

7.9

7.9

区林水局、属地镇街

4.垃圾规范处置

2014年

9

9

——

——

区城管局、属地镇街

小 计

1032.7

16.9

1007.9

7.9

——

——

合 计

1185.1

68.1

1058.5

58.5

——

——

  附表2

  余杭塘流域截污纳管普查汇总表

  (纳管范围内)

NO.

镇街

污染源调查情况

治理方案

备注

污染源区块(点)名称

雨污情况

污染源情况说明

1

余杭街道

杭州钓鱼实业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2

余杭街道

杭州虎强机械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3

余杭街道

杭州金生塑化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4

余杭街道

杭州美伦实业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5

余杭街道

杭州鹏太铝塑化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6

余杭街道

杭州普声电子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7

余杭街道

杭州钱江万胜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8

余杭街道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9

余杭街道

杭州思瑞特绣品服饰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10

余杭街道

杭州禹航电器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11

余杭街道

杭州正航实业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12

余杭街道

航信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13

余杭街道

锦江热电

雨污合流

未纳

排水户纳管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余杭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uhangqu/20210527/8968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