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机关各部门:
区清洁办拟订的《余杭区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实施意见》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办公室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6月15日
余杭区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自2007年我区开展“清洁绿化余杭”行动以来,经过全区上下3年时间的积极努力,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长效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化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展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要求和构建具有余杭特色“田园城市”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及提升村庄整治水平有关文件精神,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长效、提质、特色、连片”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巩固第一轮整治成果,扎实开展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到2012年,完成全区已确定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村庄绿化、污水治理、庭院整治、道路硬化、长效管理、社区服务等目标任务,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城乡之间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农村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真正把余杭建设成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
――规划引领。贯彻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战略,积极探索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村庄环境提升整治建设方式,根据区域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通盘筹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各项整治建设按规划实施,提高建设绩效,促进农村有效集聚,实现科学发展。
――分类指导。根据村庄类别和不同发展方向,确定相应的整治内容、标准和扶持政策,全面覆盖与重点提升相结合,分类推进整治建设。在长效管理、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努力做到全覆盖,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民生状况,体现普惠性。撤村建居社区和城镇规划区块主要是加强长效管理。分批实施重点提升村建设,根据各村现有条件,各有侧重地开展立面改造、村内道路、绿化、污水治理、社区服务等提升项目,提高受益覆盖面和整体质量。
――注重特色。依据各地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注重保护自然风貌,彰显乡村风情,传承人文元素,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注重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旅游拓展、创业就业、强村富民相结合,培育不同类型特色村庄,体现个性魅力和景观档次,提升质量品位,形成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
――连片推进。注重“点、线、面”结合,着力抓好主要道路沿线、乡村旅游集中地、城郊结合部以及环境敏感地带等连线整片整治,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提升洁净优美的整体形象。结合全区乡村旅游、旅游综合体、休闲农业、组团发展等规划建设,分年度开展道路沿线环境提升工作,形成几条景观优美的示范带或示范区块。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民主促民生,重民生促和谐,倡导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为行动增添动力。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提升长效管理保洁水平。继续开展清露拆棚、坟墓治理等基础性整治的查漏补缺和整改完善工作,着力解决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员居住区、水体沿岸、废品收购点等区域的乱堆乱放难点问题,提高整治质量。按照“清洁绿化余杭”长效管理标准,着重完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转运硬件设施网络和区镇村户四级运作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袋(桶)装化、巡回清扫等保洁作业制度,强化落实农村环卫保洁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和“门前三包”管理机制,加强区镇村三级工作队伍、专业化保洁队伍和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和频度,切实提高村庄保洁、河道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村容秩序等方面的管护水平。
(二)进一步提升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水平。分类编制和完善村庄规划、农村住房改造、中心村培育等规划,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目标,结合村容村貌巩固提升,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采取“二合一”模式,推进农村多高层公寓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撤村建居步伐。按照“民建公助”思路,通过重点提升村、星级示范村创建等载体,实施房屋立面整治美化工程,拆除违章建筑和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及交通畅通的不雅观旧房,整治乱搭乱建辅房棚舍、废弃宅基地,开展困难家庭危房改造,通过改建、翻建、新建等方式改善住房条件和村容景观。新建住房必须符合村庄规划,基础设施项目配套跟进。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保护农村乡土古建筑,保持村落特色。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促进农村有效集聚。到2011年,确保实现市下达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任务“二合一目标加一半、民建公助目标翻一番”、四年任务三年(2009-2011)完成的目标,其中“二合一”模式完成16227户、民建公助完成12478户、危房改造700户。全区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内主要区域基本无赤膊墙,房屋立面得到较好整治。
(三)进一步提升庭院整治质量。以引导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为根本,深化完善庭院整治“五个一”、“信息卡”、工作月会等长效管理制度,广泛开展“清洁周”、“小手拉大手·庭院整治齐动手”等主题活动,构建长效化宣教、拉网式监督、申报式考核等宣教督评工作模式,形成教育引导贯穿始终、监督检查上下联动、申报考核创评结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整洁美观的庭院环境。到2012年,98%以上的家庭达到“清洁庭院户”标准,各村(社区)均达到庭院整治合格村标准。
(四)进一步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深化农村改厕,确保拆除露天粪坑、简易棚厕和三格式改厕率全覆盖,技术全面达标并与景观协调,加强公厕建设及维护管理。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治理工程,选用科学合理模式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提高覆盖面和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禁养区范围外各村应由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一事一议”形成决议,对村内集中居住区的经营性养殖场和污染严重的散养户有序实施禁养。加强水域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河道修坡护岸工程,对重点地段实施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彰显江南水乡特色。到2012年,城镇截污纳管范围之外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覆盖率提高20%。
(五)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建设水平。深化“绿化余杭”行动,实施村庄绿化提升工程,按照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和生态、经济、休闲观光三结合的要求,提倡种植本地乡土树种和乔灌草组合式绿化,发展经济林果、庭院经济,营造更佳生态功能和彩化绿化景观,着力提高村庄绿化质量档次。到2012年,完成村庄绿化提升100万平方米。
(六)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继续扎实开展通村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主干道路标准。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和修缮“通组达户”道路,大力倡导形成村组道路建设主体为村组、加大公共财政以奖代补力度的投入机制。本着必要、节约、节能、实用的原则,进一步搞好村庄路灯建设,积极推广太阳能、LED等环保节能新产品,创造出行和居住的安全环境。到2012年,完成农村通村联网公路282.92公里,农村集中居住区和规划保留村范围道路基本实现硬化,村内主要区域亮灯率达到95%以上。
(七)进一步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加快农村社区“九项机制”、组织网络、服务体系等建设。按城乡规划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新农居点和农转非居民拆迁安置房物业管理,提高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领导协调机制、社区建设规划、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各项服务、社区各项管理的五个全覆盖。
(八)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以人为本,推进“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建设健康单位、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六大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卫生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九)进一步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实施大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城乡文明联创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月、“五个一”邻里文化节、“相约周末”等品牌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健康、生态、绿色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功能。开展各类以清洁环保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洁化美化活动,加强对全体市民包括新余杭人的宣传培训,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城乡清洁、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2012年,新创建市级文明村镇(社区)30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4个、国家级文明村镇1个,市级生态村6个。
三、方法步骤
(一)工作方法。
在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中,全区各村(社区)除了全面落实和加强长效管理工作外,采取一般提升村和重点提升村分类实施。一般提升村按照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由区级职能部门布置落实并督导推进相关整治建设任务,分年度梯度实施1项或几项提升工程。重点提升村由区“清洁余杭”行动领导小组根据第二轮行动整体规划,统筹确定每一年度创建村名单,依据各村特点综合性开展各项提升工作,高标准打造一批各具魅力的精品村。2010-2012年,每个镇乡、街道每年选择至少1个村实施重点提升村建设(列入星级示范村的不重复安排),全区每年安排启动实施至少20个重点提升村创建。
(二)实施步骤。
2010年:制订出台第二轮“清洁绿化余杭”行动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责任分工等,区级职能部门编制相关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政策措施和考核奖励办法,各镇乡编制三年工作规划。6月底召开动员会,启动重点提升村建设和各类整治工程。到年底,完成村庄绿化5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二合一”7924户、民建公助11026户,95%以上家庭达到“清洁庭院户”标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80个,通村联网公路90.3 公里。创建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0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2个,市级生态村2个。
2011年:启动至少20个重点提升村建设,完成村庄绿化5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二合一”8303户、民建公助1452户,97%以上家庭达到“清洁庭院户”标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80个,通村联网公路97 公里。创建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0个、国家级文明村镇1个,市级生态村2个。
2012年:启动至少20个重点提升村建设,完善绿化养护制度,98%以上家庭达到“清洁庭院户”标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80个,通村联网公路95.62公里。创建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0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2个,市级生态村2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是深化“环境立区”战略和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全面改善民生和执政为民的惠民工程、革除陋习和树立新风的文明工程,是创建“文明余杭”重要的内容之一。活动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树立起“以村为主、以民为本、全员参与、三级联动(区、镇【乡】街道、村)、建管结合、典型带路、长效管理、持之以恒”的活动理念,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民心工程不断推向深入。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带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为建设美好家园出力。
(二)强化公共投入。坚持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强化公共投入,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在农村环境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在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中,除了继续安排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专项资金外,要分类制订或调整完善重点提升村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绿化、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道路及路灯建设、庭院整治等项目的扶持政策,区财政安排相应专项资金,并制订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对于庭院整治以及生态、文明等创建活动,区财政安排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要以重点提升村创建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各类专项项目配套集中安排,严把质量关,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建设面,亮点连线成片。区级相关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须先考虑创建村对应实施的项目后,方可安排其他建设项目。同时,要充分发挥镇乡、街道积极性,以“不增加基层负担和量力而行”为要求,切实加大镇乡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相关项目配套资金;要按照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采取市场运作、企业冠名、村企结对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积极鼓励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支持这项工作,建立多元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三)明确职责分工。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理顺机制,整合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各镇乡、街道是“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健全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区级有关部门是指导和服务的主体,要各司其职、分类推进相关工作。区清洁、文明、健康、生态、绿化、爱卫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形成联合工作机制。区清洁办负责第二轮行动的综合协调、方案审核、督促检查等工作,农村清洁办、城区清洁办分别牵头农村地区和城区的长效保洁管理督查考核、重点提升村创建工作,各督导组分片负责相关镇乡的督查、考核、指导;区财政局负责筹措落实各类专项财政扶持资金;区林水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绿化、河道保洁和绕城公路以外河道的整治工作;区建设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村庄规划、农民多高层公寓建设、绕城公路以内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区交通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通村联网公路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和农村路灯亮化等工作;区城管执法局(城管办)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城镇环卫管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区农业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作;区民政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城乡社区建设、坟墓治理等工作;区妇联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庭院整治工作;区环保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区卫生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农村改厕、卫生创建等工作;区文广新闻出版局负责监管指导全区农村古建筑保护、文化体育建设等工作,区组织、宣传、教育、贸易、司法等其他部门也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工作。
(四)抓好项目建设。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有效举措,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指导、督查、例会、考核、通报等工作制度,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区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明确政策措施、实施步骤和工作标准,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和项目建设任务。各镇乡、街道要制订新一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坚持质量,稳步推进,并按照“城乡联动、联合整治、区域覆盖”的要求,开展组团式、集约型、一体化的路网、林网、水网、垃圾处理网、截污管网等规划建设,积极实施区域性综合整治和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消除视觉污染,提升洁净优美的整体形象。各单位要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加强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安全、资金等方面管理,完善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进度和整治建设质量。各级各部门要注重统筹结合,坚持清洁、绿化、健康、文明“四位一体”共推,坚持环境整治、建设、保护、管理、开发并举,把“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国家级生态城区建设、森林城市、低碳城市、重点项目推进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培育特色亮点,确保第二轮行动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