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区民族宗教局拟订的《关于加强余杭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15日
关于加强余杭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实施意见
民间信仰事务是指民间信仰与国家、社会、公民之间存在的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政府社会事务管理范畴,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管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113号)、《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办法》(省民宗发〔2014〕63号)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落实省、市关于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要求,围绕余杭发展大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依法规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弘扬民间信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遏制消极作用,为促进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全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宗教事务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民间组织参与、场所自我管理的齐抓共管机制。调整“区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为“区宗教和民间信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全区民间信仰事务归口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管理,负责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政策指导、场所登记编号、监督管理、调查研究等工作。区级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管理民间信仰事务。各镇、街道,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钱江经济开发区塘南办事处(以下简称各镇街)等为本辖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日常监管,村、社区要协助管理。
三、主要任务
1.落实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工作
本意见所指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指群众因崇拜神祇、祈福禳灾而建设的,进行民间信仰活动的各类庙庵,但不包括文庙、宗族祠堂。登记编号管理主要对象为“三改一拆”涉及宗教违法建筑处置中,保留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对保留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普查,摸清数量分布、历史沿革、信仰特征、影响范围、建筑年代、建筑面积、土地权属、管理组织、资金财产以及民间信仰活动类型、规模、方式等情况,并汇总建档。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的要求,甄别分类,综合施策,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办法》,由区民族宗教局制定操作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编号,纳入规范管理。
2.建立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