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社区、机关各办(中心)、各物业服务企业:
现将《关于加强运河街道住宅小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运河街道办事处
2021年3月28日
关于加强运河街道住宅小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认真贯彻《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杭州市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工作指导规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业委会规范运行的指导意见》(余组〔2018〕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委办〔 2018〕 2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物业综合性管理工作的通知》(余建〔 2019〕 326 号)等文件要求,切实做好运河街道住宅小区治理工作,深入破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不断增强业主委员会履职意识和能力,促进运河街道物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营造更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认识加强住宅小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理顺小区治理体制,明确街道办事处在小区治理工作中的属地管理职责,强化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属地管理职能,把小区治理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改善物业服务行业形象,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切实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住宅小区治理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全面提升“全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加强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打造大美运河。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一年时间,基本建立起社区治理现代化、物业服务专业化、业主自我管理规范化的住宅小区运河治理模式,全面落实“三级四有五治”标准化治理体系。
“三级”即构建街道小区治理办(物业线等成员)-社区小区共治办(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组成)-小区专员(社工)三级架构。
“四有”即有组织: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具备条件建立小区党组织,发挥党建+自治作用,小区成立议事团;有阵地:利用社区配套用房、楼宇架空层、小区凉亭等场所,在居民茶余饭后中收集民情民意,拉近居民和社区间的最后“一纳米”;有队伍:打造两支队伍,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水平。一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基层队伍(党员、居民代表、楼道长、层长、志愿者、业委会等),积极探索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网格的小区治理体系,通过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业主代表参与议事,协调矛盾纠纷,畅通信访渠道,实现红色触角延伸至楼道,提升治理能力;有制度:出台《关于加强运河街道住宅小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运河街道加强住宅小区业委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运河街道住宅小区业委会标准化建设考核办法》、《关于运河街道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考核办法》等制度,实行例会制,社区建立完善居民公约联席会议和议事会议等,探索性成立小区议事团,建立奖励惩处机制,规范物业企业管理,实现“法制+管制、制度+规约”。
“五治”即:政治大统领:推行“党建+网格”工作措施,建立“街道领导包干网格、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村居干部奋战网格、居民群众支援网格”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小区治理双向发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制,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基层各种力量资源,形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合力;自治增活力:引导村居民运用议事规则参与社区的各项社会治理工作,采取“民事、民议、民决”的协商民主、议治共融方式,形成“我来议、我定规、我做主、我来办、我遵守”的良好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法治强保障:健全完善街道司法所、村居法律服务室和网格法律服务点等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体系;及时配齐到位村(社区)法律顾问,大力推进法律援助进村、进社区、进困难家庭,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教学、法律咨询和各项调解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德治扬正气:开展“最美社工”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和人物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规范村民规约以规立德,重点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打造邻里互助的美好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智治为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统筹各方资源,建立起报送及时、上下联通、纵横畅通、运作灵活、行之有效、科学精准的智能化体系。依托公安系统“一标三实”信息库和大数据平台,第一时间对人员等信息进行筛查、追踪、摸排。大力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智慧法律服务建设,推动“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刷脸办”,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便民服务“大事情”,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
(一)实现六个提升:以六个制度为抓手,实现党建引领力提升,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度提升,社区监督指导能力提升,业委会工作能力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提升,网格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二)具备条件的小区、网格、业委会、物业公司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