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坚定不移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6〕3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浙政发〔2017〕23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管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浙委办发〔2017〕2号)等精神,现就我市加强小微企业创业园和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抓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战略机遇,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以振兴实体经济为方向,以“质量领先、效益领先、绿色制造领先”为目标,夯实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磐”,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建设、高质量集聚项目、高效能管理服务,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和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开辟新空间、营造好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建成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园50家以上,产业创新综合体10家以上;改扩建(新建)各类标准厂房50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30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入园集聚转型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产业创新综合体服务能力和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满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需求。
二、重点任务
(一)明确园区产业定位
建立“1+10+2+1+X”的小微企业创业园产业体系。“1”即按照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业的要求,始终围绕打造“五星级旗舰市场”这一核心目标,不断提升制造业对市场持续繁荣的支撑能力;“10”即服装、饰品、袜业、拉链、纺织、箱包、化妆品、工艺品、日用品、印刷包装等我市10个传统优势制造业;“2”即将电镀、印染行业集聚经营;“1+X”即以1个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若干个小微企业创业园为支撑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平台建设模式。
(二)理顺园区体制机制
1.全面整改标准厂房存在问题。认真对照浙委办发〔2017〕2号文件要求对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存在问题进行集中清理,由国资工业资产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公司、高新区开发公司为承接主体解决标准厂房不动产登记问题,对未开发完成或需要改造的标准厂房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并尽快完成改造、建设。同时对标准厂房原入驻企业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安全生产不规范、环境保护不达标、成长潜力不明显、产出效益不突出的入园企业要及时予以清退。
2.妥善处理产业用房权益问题。对规划用途为工业厂房的新社区集聚产业用房,由社区建设办牵头明确涉及集聚村民权益处置方案,再由相关镇(街道)或市级相关单位牵头引进专业管理机构,实施统一招商经营,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
3.谋划整合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空间。各镇(街道)要对辖区工业功能区内用地企业出租及产出效益情况进行梳理,扎实推进“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工作,全市每年至少谋划整合10个50亩以上的低效用地区块用于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并对区块内的不符合小微企业创业园产业导向,存在“低小散”、“脏乱差”问题的企业(作坊)及时予以出清。
4.鼓励多元投资的园区建设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由国资平台整合标准厂房、产业用房及回购工业用地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试点示范项目。鼓励低效用地企业单独或通过打通相邻企业物理界限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工业用地“退二优二”,实施厂房改扩建(新建),按照相关标准投资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
(三)规范园区建设标准
1.小微企业创业园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园区用地面积原则上应不少于50亩,权属依据明晰,无违章搭建,雨污达标排放。
(2)园区建设应进行科学规划,具体内容包括生产、展示、仓储、物流、办公、住宿、停车等功能区块的规划,人流、物流、车流的规划,信息化管理设施设备的规划,燃气、通信线路、排污的规划,消防设施建设规划等。
(3)园区应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且必须符合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等相关规定。
2.制造业小微企业创业园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主导产业集聚度高。
(2)园区入驻企业总数不少于10家,园区年亩均税收不低于12万元或年单位建筑面积税收不低于90元。
(3)园区有专业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管理,运营团队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丰富的创业创新服务经验,具备整合各类社会化服务资源的能力。
3.电镀、印染行业集聚园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府统一规划布局、严格控制数量,电镀行业原则上全市布局1个园区,印染行业根据实际需要布局若干个园区。
(2)按照国内一流水平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
(3)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模式,园区由专业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管理,运营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环保运营管理能力。
4.电子商务产业园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园区入驻企业总数不少于20家。
(2)园区应具有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开展园区的建设、招商、运营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3)园区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相关服务,包括广告推广、人员培训、信息技术支持、客服等服务,或者有相应业务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入驻。
(四)提升园区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