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义乌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成果,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贯彻落实《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37号)、《关于转发金华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金政办发〔2017〕3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传承发展浙江农信普惠金融理念、精神和文化,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深耕“农业农村、实体经济和数字金融”三个领域,围绕“智慧、绿色、精准、共享”四个目标,优化“渠道、服务、产品、生态、平台”五个体系,更加突出“农字”特色,更加精准聚集“三农”和小微企业,更加注重镇街及以下金融服务渗透,全面提高普惠金融质量,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深耕三个领域
(一)农村领域。重点面向偏远农村、农村新型经济主体、低收入群体聚集区等,通过渠道铺设、网络连接、人员交互、科技支撑和产品承载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地发展村级和社区金融,扩大内涵,创新服务,满足需求,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渗透率。
(二)实体领域。支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坚定本土化、小微化和一体化普惠方向,专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趋势,推动农村产权结构改革、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成长。
(三)数字领域。加快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在农村区域大力推广数字金融,打造具有浙江农信特色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网络,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推动业务模式转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三、实现四个目标
通过五年再提升,优化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特别是让“三农”和小微企业及时获得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实现“智慧、绿色、精准、共享”四个普惠目标。到2020年末,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普惠基础设施建设及减费让利,实现全市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信贷资金主要投放于“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全行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符合监管部门要求,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70亿元;全行30万元(含)以下小额信用贷款户数占30万元(含)以下贷款户数的比例达到70%;“美丽家园”农房改造贷款和“美丽田园”农业产业链贷款达到40亿元;“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不高于2015年末水平;计划通过五年时间,新增走访建档居民(农户、小微企业)超过60000户,每年新授信的客户数(剔除美丽家园等政策性贷款)不少于8000户;丰收互联客户突破30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超过80%。
四、优化五个体系
(一)优化渠道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1.完善物理渠道建设。以中心镇、产业园区、集聚新社区为网点建设的重点突破口,着重打造布局科学、分区合理、功能完善的物理网点,提高银行网点与客户的契合度。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网络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丰收驿站建设,升级助农服务点为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加大助农终端、多媒体POS等自助机具调整布放,打造村级金融服务中心。完善丰收驿站服务功能,提供涉农补贴发放、费用扣缴、保险代办、电商、快递、信息发布等服务,在满足农户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增加农户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体验。
2.加快网络渠道升级。进一步加强电子网络渠道建设,加大丰收智能付、丰收一码通等新型收单设备布放力度,整合自助发卡机、网银体验机、自助终端功能,加快主流支付平台接入,加大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推广力度,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业务流程,优化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功能,推广云闪付、小额无密支付、微信支付,提供贴身、即时、高效的24小时服务,为百姓提供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3.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全面实施客户经理联系驻点制,充分发挥村级联络员作用,调查掌握农民创业意愿和金融需求,帮助指导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开展银村、银社合作,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社区活动,构建新型银社关系。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和融入社区论坛、微信群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传递金融政策信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产品服务,确保金融服务信息有效覆盖。联合相关企业、商户,搭建跨界联盟合作平台,适时提供零距离、贴身式服务,构建村居圈、社区圈,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优化网格体系,提升服务效率
1.推行网格化服务制度。对辖内服务区域进行网格化划片设立电子地图,按网格设立驻点客户经理,明确服务区域内网格对应的包干责任人和考核要求,建立定期服务机制,开展全方位、网格化走访服务,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大力推广“随心贷”等产品,健全农户(社区居民)“预授信”工作机制,充分满足农户(社区居民)的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全方位金融需求,使金融服务的获得性更便捷和更简易。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