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2018年“标准城市”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标准城市”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市“标准城市”建设,加快建立支撑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的“义乌标准”指标体系,努力打造浙江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标杆,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开展2018年“标准城市”建设十大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围绕市场业态优化、传统制造业转型、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提高、特色创新项目实施等五大板块,实施开展“标准城市”建设十大行动,加快建立具有义乌特色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充分释放标准化改革效应,以标准化引领我市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义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有力的标准化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二、主要目标
1.“标准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基本明确“标准城市”建设的目标、方法和路径,建立起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标准指标体系,统一协调、分工负责、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2.标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争取造就一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优势企业,引进一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争取2018年度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数量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标率达70%。
3.标准国际化进程明显加速。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义新欧”大平台和“义甬舟”大通道,积极推动先进标准的输出和引进,深化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义乌标准国际化水平,逐步将义乌打造成为标准的枢纽和高地。
4.标准化实施成效显著。标准的引领作用充分显现,标准化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对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制定、实施一批重要标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典型做法,标准供给能力和标准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
三、工作内容
(一)顶层设计引领行动。完善“标准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与中国计量大学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尽快制定“标准城市”规划方案,编制出台重点领域标准化路线图和三年行动计划的初步方案。将“标准城市”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考核要求,建立责任清单和督查考核机制,构建协调高效的“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机制。(责任单位:▲督考办、▲市场监管局)
(二)标准博览会提档扩容行动。进一步提升2018年标准博览会的规格和规模,争取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标准委作为主办单位,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支持单位。争取在展会设立面积不少于7600㎡的标准和“品字标浙江制造”主题馆,并配套设置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展区,引入相应标技委、分技术委员会(TC/SC)或服务机构,推动标准与商品的对接,不断提升展会影响。(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商城集团、商务局、旅展委)
(三)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深化“1+10+2+1+X”传统产业提升路径,选取重点行业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电镀、印染两个配套行业实行集聚经营和标准化管理,开展中小微产业园标准化建设。结合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机制,开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围绕重点产业,制定标准培育清单,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积极推动我市优势企业、行业协会制定实施一批先进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引导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抢占行业标准制高点。(责任单位:▲经信委、▲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
(四)“标准进市场”系列行动。继续完善五星级旗舰市场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小商品质控、“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输出、信用分级管理方面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提升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争取与国家标准委联合编制并发布小商品标准指数白皮书,为各个行业加强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提升义乌小商品标准话语权。加快“义乌好品”标准体系研究和建设,推动市场商品标准提升,通过市场对标准的认可和反溯,促使标准由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实施“品字标”标准提档工程,争取新增标准10项以上,常态化开展标准发布和培训教育活动,推动浙江制造与义乌市场的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商城集团、▲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