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义乌市“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集中攻坚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 集中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平台转型提升、做大做强,谋划招引落地一批高端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新一轮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金华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决定于2018年在全市开展“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集中攻坚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理念,拓展一批能即时落地大项目的重大产业平台,形成“平台等项目”的良好局面。优化平台规划,统筹产业布局,集聚高端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划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平台规模、质量和效益。
(一)平台布局不断优化。按照规划引领、合理布局、集聚集约、改革创新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土地等要素资源,开辟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平台规模有效扩大。进一步提升产业平台承载力,项目落地空间全面拓展。依托全市3个重点特色产业平台,拓展空间3100亩以上,可用于项目落地的空间拓展到4800亩以上。打造一批小微企业、特色农业、城市发展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园7家,推动入园企业450家以上,启动建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建设重点城市发展平台1个。
(三)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努力向上争取指标,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新增土地指标5000亩以上(切块指标3000亩,争取指标20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2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1250亩,垦造耕地2300亩。
(四)招大引强全面推进。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50%以上。抢抓“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重要机遇,加强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建设。浙商回归到位资金总量保持金华第一,完成浙商回归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全年引进签约项目不少于50个,完成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4个以上。
二、攻坚任务
(一)拓展提升发展平台。
按照“整合资源、集聚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平台的整合提升和谋划建设,确保大项目能即时落地。
1.打造特色工业平台。
——打造2个重点工业平台。将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平台调整空间规划,扩大平台范围,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整合高端要素,以承接省重大产业项目和市县长项目落地,各项扶持政策优先向重点工业平台产业倾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在重点产业平台。重点推进中欧(义乌)智造园、光源科技小镇等平台拓展。各平台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平台空间拓展方案,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挖掘拓展新的用地空间,努力提升平台的承载力。(牵头部门:经信委)
——新建7家小微企业园区。科学布局,明确标准,创新方式,多元投资,加快建设,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提升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2018年,全市完成旧厂区改造80万平方米,建设小微企业园区15家,建成(改扩建)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鼓励在各类开发区(园区)内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利用符合条件的“三改一拆”整理土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利用旧厂区、旧厂房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采取工业地产模式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园区,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开辟新空间。(牵头部门:经信委)
——整合转型一批工业功能区。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工业平台,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面积适当、四至清晰、业态相融的工业功能区,加强平台内部提升改造,盘活存量;萎缩管理一批乡镇工业平台,对占地小、企业少、产出低、布局相对分散的乡镇工业平台实施萎缩管理,不再新增出让工业用地,对平台内环保、安全等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牵头部门:经信委)
2. 打造特色物流平台。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好“铁公机”、“海网邮”、“义新欧”、义甬舟“新八路”物流体系,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产业布局,推动物流企业“出城入园”。提升口岸平台发展水平,完善国际陆港功能布局,发挥东西双向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口岸发展新格局,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重点推进云驿小镇等平台建设,加快小镇内项目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商贸业与物流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平台承载力。(牵头部门:陆港口岸局)
3.打造特色农业平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相互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全市启动建设1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国家级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个以上规模适度、设施装备好、品牌影响大、产业融合紧密的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个以上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牵头部门:农林局)
4.打造特色城市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推进城市周边老工业区转型和改造,打造义乌新商圈、城市新中心,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为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全市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平台1个以上。(牵头部门:城管委)
(二)盘活腾出用地空间。
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盘存量、促增量、扩空间”活动,加强土地资源要素优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