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义乌市2018年五水共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2018年五水共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金华决策部署,统筹推进2018年“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金华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聚焦水环境问题,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多方监督,为高水平全面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
高水平落实“河长制”,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围绕“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建机制”的目标定位,深化“双九”治理,力争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首批美丽河道创建和水利部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治水成效全面显现,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强基固本,深化“双九治理”。
1.提升水质防反弹。
(1)重点河道水质提升。对水质不稳定、易反弹河长制河道,动态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更新完善年度“一河一策”,继续实施挂图作战。对12条重点河道,详细分析河道水质污染成因,完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汇总,通过督查、考核、通报等措施,督促相关部门、镇街落实整改措施,完成年度水质提升任务。(责任单位:环保局、水务局、各镇街)
(2)小微水体防反弹。建立劣Ⅴ类小微水体复查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效,严防反弹回潮,推进全面彻底剿劣。(责任单位:环保局、各镇街)
2.推进城镇面源污染治理。
(1)深化“六小”服务业治理。开展以餐饮行业为重点的“六小”服务业治理,做到雨污分流到位、预处理设施齐全、达标排放,并实现动态监管。(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环保局、交通局、安监局、卫计委、行政执法局、各镇街)
(2)深化夜市摊点治理。对全市夜市、流动摊点进行全面排查及有效治理,规范污水排放、油污垃圾处置。(责任部门: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3)建立隔油池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第三方运维管理机制,强化街道网格化监管,实现隔油池有效运行。(责任单位: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3.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精细化管理。
(1)合理规划布局城镇有机更新区块基础设施。根据现有有机更新区块土地利用规划及开发强度,完成列入有机更新的5.78平方公里区域内雨污水专项规划调整,重新布局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及路网建设,同步跟进建设雨污水管道。(责任单位:城管委、规划局、城投集团)
(2)加强暂未列入城镇有机更新区块基础设施管理。为避免重复投资,暂未列入城镇有机更新区块内的污水管网,由镇街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排查、检测,对管网进行清淤、疏通,对破损严重的管网进行修复,对区块内面源污染加强管控。(责任单位:各镇街)
(3)推进雨水管网第三方运维。构建雨污水管网统一运维体系,建立义乌市排水管网综合管理机制,出台义乌市排水管理办法。(责任单位:城管委、行政执法局、水务集团)
(4)推进污水减量化工程建设。在苏溪污水厂污水减量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开展其他8座污水厂晴雨天水质水量对比监测、管网排查、集污范围内自由水体排查等工作,争取2018年4月底前完成排查工作,5月底前完成整改方案制订,以推动相关整治工作。各污水厂纳管污水确定年度减量目标,制定减量措施,争取2018年11月底前完成污水减量化工作,缓解、减少溢冒、分流、泄压等。(责任单位:水务集团、相关镇街)
4.开展农村污染治理。
(1)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完成旧改、有机更新农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完成设施移交运维,2018年计划完成11个村。对村内污水管网或终端设施达不到标准的村进行提标改造、规范化整治。2018年计划完成9个村。开展终端出水量30吨以上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试点,2018年计划完成4个村。(责任单位:环保局、城管委、各镇街)
(2)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管理考核机制,理顺镇街、村、农户运维管理职责,提高第三方服务水平,强化动态管理。(责任单位:城管委、水务集团、各镇街)
(3)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生态洗衣房建设。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优秀村创建行政村覆盖率达60%”为目标,完善制度、强化督查、加强宣传,努力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根据上级应建尽建要求,推进生态洗衣房建设。(责任单位:农林局、各镇街)
(4)打造五水共治特色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从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雨污分流、小微水体治理等方面着手,打造一批生态和谐、居住环境良好的五水共治特色村。(责任单位:各镇街)
5.推进环保基础设施提升。
(1)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扩建。加快双江湖净水厂建设,争取2018年9月底前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江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18年8月底前通水运行;2018年底前完成苏溪高新区、佛堂、赤岸3个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前期谋划工作,多头并进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责任单位:环保局、高新区、水务集团、佛堂镇、苏溪镇、赤岸镇)
(2)完善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水网管建设,完善污水配套设施,2018年底前完成污水管网8公里建设任务。实施污水管网重要节点连通工程,在现有基础上,2018年8月份完成江东、稠江污水厂管网(3万吨/日)连通工程;2019年完成佛堂、义亭污水厂管网连通工程,争取除苏溪、赤岸污水厂外,其他7座污水厂全部实现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城管委、水务集团、相关镇街)
(二)拉高标杆,推进创建创新。
1.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1)开展城镇和工业功能区零直排创建。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继续推进未完成雨污分流区块的整治工作,每个镇街开展创建示范区,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一区一档”,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强化城镇面源管控等方面日常管理,消除末端截流。力争今年基本完成创建任务。(责任单位:城管委、经信委、卫计委、交通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行政执法局、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各镇街)
(2)开展初期雨水治理。根据初期雨水规划,2018年计划在城镇区块、工业企业内部等完成2处以上初期雨水试点,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形成初期雨水治理的“义乌标准”。(责任单位:城管委、环保局、行政执法局、水务集团、各镇街)
(3)建立健全长效运维机制。建立“政府统筹管理、业主主动履职、第三方专业运维”的社会化运维管理协作机制,强化预处理设施的专业化运维管理,确保各类设施的正常投用、达标运行。(责任单位:城管委、行政执法局、水务集团、各镇街)
2.开展美丽河湖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