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义乌市城市能级提升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义乌市城市能级提升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弘扬新时代义乌精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打赢“九场硬战”、加快建设义乌市国贸改革综合试验区,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精神,按照市委七届三次全会要求和全市“九场硬战”誓师大会工作部署,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全国改革创新的先行示范地,浙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的功能定位,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推进“四大行动、十大举措”,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辐射带动力。
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或接近1500亿元,常住人口约203-213万人,城镇化率80%。
——创新动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义乌及周边区域创新产业和人才汇集地初见成效。建成一批高水平产业孵化转化基地。
——开放活力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开放型经济优势不断增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
——共建合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通勤圈初步形成,各乡镇至中心城区15分钟可达。
二、具体内容
(一)对外开放提升行动
1.深入实施义新欧、义甬舟、G60科创走廊等重大战略。
打造“义新欧”品牌。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把“义新欧”班列打造成全省统一的中欧班列品牌。组建“义新欧”物流联盟,创新班列经营模式,扩大经营业态,拓展全链条服务,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义新欧”拼箱报关机制,推进“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邮。争取到2020年双向开行每天1列,全年1000列,成为我国运营效益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责任单位:▲市场发展委员会、商贸集聚区管委会、海关、邮管局、邮政公司)
推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大义甬舟大通道开放力度,编制实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100个重大支撑性项目。加快实施金甬铁路等重大项目,力争2019年开工建设。投用箱管中心、海港功能服务大厅项目,推进宁波舟山港港口功能和口岸监管功能向义乌国际陆港全面延伸,义乌港与宁波舟山港实现“同港同策”。建设进出口自通港,建成投用义乌港二期。高标准、高质量申报建设新型保税港区,规划建设义乌国际枢纽港(甬金铁路苏溪站货场)。(责任单位:▲发改局、▲海关、▲义乌港、▲商贸集聚区管委会、市场发展委员会、铁路枢纽管委会、陆港集团)
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提升创新转化能力,建设不少于10个高水平的产业孵化转化基地。加强与G60科创走廊大学、科研机构优势学科和科技资源的对接和合作。积极推进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建设。大力引进大院名所,积极支持科创园、高创园、浙江“千人计划”义乌产业园等创新园区,上海复旦大学“一院三基地”、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浙江分院)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双江湖科教园区。强化人才保障,三年内引进和培养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数达到100人,高技能人才3000人,专业技术人才4000人。(责任单位:▲信息光电高新区管委会、▲双江湖新区管委会、▲科技局、▲人社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织部、教育局)
2.加大新开放平台研究。
研究制定开放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梳理义乌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瓶颈,提出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和目标,以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引领,深度研究为义乌量身定制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规划”方案。为明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更好的推进改革系统集成,探索研究“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指标体系”。(责任单位:创新研究院、改革办)
开展新贸易模式研究。把握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市场采购贸易优势,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制订市场采购贸易领域地方标准。(责任单位:创新研究院、改革办、市场发展委员会、商务局)
(二)商贸业转型升级行动
3.启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强试验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推动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若干意见和相关条例;编制试验区规划。(责任单位:▲改革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商务局)
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和进口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大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改革措施,创新自由便利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完善国际贸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市场采购出口监管等办法,创新通关监管机制;实施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发展进口新业态新模式。(责任单位:▲商务局、改革办、海关)
推动资金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先行先试境内关外的税收制度、自由往来的人员出入境制度;探索建立FT账户体系,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自贸区出入境新政在试验区同步实施。创新涉外管理服务体系,开展因公出国管理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责任单位:▲税务局、▲金融办、▲人民银行、▲公安局、组织部、银监办、外事办)
加快走出去步伐。布局海外系列站,建设捷克站等境外合作平台。支持义乌企业通过“捷克站”等境外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非洲站、迪拜站等系列境外站。(责任单位:▲市场发展委员会、▲商城集团、商务局、捷克站、义乌港)
4.深化市场发展体制改革,加快跨境电商发展,加大物流支撑。
深化市场发展体制改革,打造实体市场升级版。加强市场研究和顶层设计,把数字化、加快上云、增强现代物流和金融支撑等作为市场改革转型的重要方向,主动参与eWTP等经贸规则创新。融合品牌、标准、质量、创新设计、知识产权等构建主体评级体系,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科创产品展示中心、国际品牌联盟孵化中心,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加快推进品牌连锁经营,推进国内批发市场网络整合,加快布局全球分销节点。商城集团要对标世界500强,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向数字化转型,做强供应链板块、国际板块、仓储板块。(责任单位:▲市场发展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城集团、商务局、数管中心)
加快跨境电商发展。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载体,加快各项工作落地,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各类跨境电商品牌。完善跨境电商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跨境电商进出口。创新“保税+”等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争取开通跨境电子商务(9610)进口功能,完善跨境电商口岸功能。建设集通关、结汇、供应链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力争在个人电商外汇结算、无票税前列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到2020年线上线下交易总额达到5000亿元,招引具有较强实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50个。(责任单位:▲市场发展委员会、海关)
加大物流体系支撑。加快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义东北、义西南两大物流园区建设,推进云驿小镇、福田物流园区块建设和投用。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环城路内国内物流整合入园。
加快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国际陆港物流园,加快义东北、义西南两大物流平台建设。推进廿三里物流园区块、云驿小镇的建设和投用。
加快推进红狮二期、公路港二期、陆港电商小镇二期、深国际智慧物流小镇一期、中通速递浙江总部、京东电商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东宇物流总部基地、普洛斯二期项目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