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9年义乌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义乌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9〕1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9〕37号)和《金华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金华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2019年义乌市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加强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强监督的作用,助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便民利企,打造“干部干事不受礼 群众办事不求人”的良好政务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一、 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以公开稳定预期
(一)深入解读重要政策。围绕2019年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公开、精准解读相关政策措施,实现政策内涵透明、信号清晰,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认真执行《义乌市政策解读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解读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发布。在重要政策出台、重点工作推进、重大事件发生时,相关镇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解读人”职责,权威定调、自觉把关,亲自解读重要政策措施,主动引导预期。(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减税降费、金融安全、生态环境、教育改革、食品药品、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热点和群众办事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回应,及时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对政府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政策文件,牵头起草部门要认真做好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制定应对处置预案。持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三)增强解读回应效果。丰富政策解读方式,结合“三服务”活动,探索运用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媒体专访、座谈访谈、撰写文章、政策简明问答、现场宣讲等方式,采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客观数据、生动案例,卡通动漫等形式进行立体式、多方位解读,真正让群众看得到、能理解。对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要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进行专业解读,提升解读的准确性、权威性、贴近性。对群众关切和社会热点,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正面回应疑虑,主动快速引导、释放权威信号。(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二、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以公开强化权力监督
(一)推进重要决策公开。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政策预调微调透明度。建立健全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主动向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律师协会问计求策,增强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推进重大决策预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大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主动在“义乌市政府网”重大决策预公开栏目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等,并通过听证座谈、网络征集、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助力高质量决策。(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二)推进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公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对标自贸区 干实试验区、干部干事不受礼 群众办事不求人、对标比拼勇赶超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大重大改革、重点任务、重要工作任务分解和执行落实情况公开。在重大决策、重大政策执行过程中,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了解利益相关方和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完善,并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加强督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问责情况公开,以公开促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三)扩大公众参与互动。完善政府部门会议开放机制。特别是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的市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会议开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市民、新闻媒体等列席部门会议。对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电视电话会议,要采取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直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镇街)
(四)开展“政务开放日”。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关系密切的市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政务开放日”,公开邀请企业市民代表走进行政机关、深入政务流程、体验政府工作。各镇街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精细化管理、乡村振兴等全市重点工作及重要民生事项,以“民意连接”和“民声回应”为导向,组织开展“政务开放日”。 (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各镇街)
三、深化政务服务公开,以公开优化营商环境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信息公开。围绕“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新任务、新举措,着力做好减税降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清理规范基层各类涉企乱收费项目、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深化权力清单迭代升级,2019年7月形成并公开全市统一规范的精细化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目录。推行市场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办事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通过做深“减材料、减事项、减窗口”等减法,同步推进“加数据、加智办、加掌上办”等加法,实现70%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80%的民生事项一证通办,“义网通办”争取数据归集100项,无感智办10万件。(牵头单位:行政服务中心、数管中心、编办;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
(二)推进政策精准公开。通过建立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形成集需求采集、政策发布、政策解读、无感推送、政策申报、政策兑现、落地监控、政策评价、政策完善于一体的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现政策全公开、申报不见面、服务更精准、监控更智能。针对每个企业不同情况,依托大数据和监管服务平台,精准采集政策需求、推送相关政策、兑现政策奖励、评价政策效果,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政策公开服务,扩大企业优惠政策惠及面,增强企业的政策获得感。(牵头单位:改革办;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
(三)推进执法监管信息公开。在全面应用统一的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基础上,立足我市实际,建设“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整合、归集、对接各类涉企信息系统,提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先照后证“双告知”管理、告知承诺管理、专项检查、掌上执法端等通用共用的信息化监管工具,开展大数据分析预警,实现“互联网+监管”。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利用义乌市政府网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义乌平台,集中向社会依法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途径和执法结果等信息。探索建立群众意见反馈互动机制和执法信息公示平台管理维护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级有关单位)
(四)推进信用信息公开。构建市场主体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利用“一网通管”平台,以项目化应用为载体,将市场主体的过程监管纳入信用体系,强化部门联合奖惩,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实现从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推动监管结果按时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应用服务,建立市场主体与个人间信用信息授权互查机制,积极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互查应用。(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金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