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政府办 > 正文

关于印发鄞州区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朗读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鄞州区“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鄞州区“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

  “十一五”以来,在全区上下的合力推动下,鄞州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对传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民生工作有序推进,区域创新环境全面优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鄞州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鄞州将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要求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互动,群众对科技惠民需求不断增加,要求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鄞州新一轮的城市化、城镇化和都市经济区建设加快,要求科技创新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支撑作用和辐射能力。为了适应鄞州经济转型发展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十二五”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各部门的合力配合下,鄞州区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喜人的成就。鄞州科技综合实力全省领先,动漫产量全省第二,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全市第一,并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国家创新基金十周年先进集体、省科技强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省级优秀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一)鄞州区“十一五”科技工作的主要成就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十一五”期间,鄞州区大力引进培育创新载体,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分中心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60家,区级121家及7个博士后工作站和3个院士工作站,全区累计拥有企业研发机构数达到580家,企业研发能力大大增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经确立,2010年全区企业科技投入33亿元,年均增长25%,占销售收入总数的比重从2005年的1.1%增长到1.9%,企业科技投入比2005年增长2倍。科技成果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实现专利申请量6810件,专利授权量6551件,年均增长40 %和7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46件和249件,各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十一五”期间累计列入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71项,累计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91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1.8亿元。

  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施“双十”工程以来,鄞州区培育壮大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集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全区累计拥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74家,占全市总量的1/4;市科技型企业35家;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示范作用,已有博威集团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企业,欣达集团等3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还拥有省级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7家、市级19家,创新型企业数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66亿元、年均增长30%,规上高新技术行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真正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先进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与节能三大主导产业领域占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80%,电子信息产业在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8.9%,其中软件产业总收入22亿元,分别较2006年增长73%79%83.4%48%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极具活力的“增长极”。

  3.科技支持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拓展

  “十一五”期间,鄞州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从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开发、加强星火示范带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强化健康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为鄞州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已累计拥有姜山镇、下应街道湾底村、姜山镇黎山后村、龙观乡后隆村四个“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镇”。积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工作,围绕社会发展领域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依托有关医院、公共卫生机构、企业等,组织实施了43项医疗卫生科研项目,提升了我区重大高发疾病诊断防治技术水平,提高了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我区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4.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全面优化

  “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每年的1号文件都大力鼓励科技发展,区科技管理部门同时配套出台了《企业技术开发经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鄞州区专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发展。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6-2010年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从6000万增加到16650万,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29%,全力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同时进一步制订和完善了年度镇乡(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制度,为强化基层科技工作明确方向。强化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持,先后整合成立“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和市首批“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抓了“中国专利创新网”等科技平台服务功能的提升。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整合全区孵化资源成立的宁波鄞创孵化器正式晋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在孵企业规模达到13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45家,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销售总收入达4亿元。“中物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科技园暨浪潮宁波产业基地”、“鄞州科技孵化产业园”等正式启动。

  (二)鄞州区“十一五”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鄞州区科技事业加快发展、为创新型城区建设打基础的时期,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1.科技投入仍有待提高

  鄞州区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深圳、上海、北京等国内先进地区,更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的2%-3%,与鄞州经济发展实力不相称。同时,根据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推进的经验,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是支撑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鄞州区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加快技术创新形成了很大制约。在鄞州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引导和加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培育发展科技金融体系已刻不容缓。

  2.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与鄞州的经济强区地位和区域技术创新的要求相比,鄞州科技人才的总量和素质仍显不足,不仅缺乏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晓国际经营管理知识的现代职业经理人,而且非常缺乏技术精良、业务熟练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企业技术研发及研发管理人才。目前,鄞州的两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行业,普遍缺乏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更是专业人才稀缺。从结构上看,鄞州科技人才资源的分布也不尽合理,大量人才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聚集在教育卫生系统,加上当前人才的、使用成本大幅提升,出现了“引才不易留才更难”现象。鄞州科技创新人才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极大地制约转型升级发展进程。

  3.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区域性的公共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业是弥补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从总体来看,鄞州科技服务效能与水平还不高,尚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求。2010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只有3.3亿元,仅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1%,服务业的科技提升尚有很大的潜力。技术中介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缺乏产业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咨询评估、技术转移服务、、技术创新战略咨询等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同时,企业化运作的技术检测、节能环保服务机构也比较缺乏,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可以为产业发展带来很高的外延性和倍增带动效应。

  4.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一是部分领导对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缺乏正确认识,对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出来。二是部分企业经营者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十二五”时期企业由生产主导型战略向研发主导型战略转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还停留在“鄞州制造”阶段,“鄞州智造”的紧迫性不强;三是对如何通过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认识不清,对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向“微笑曲线”两个价值链高端移动缺乏信心和决心,对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路径缺乏系统知识,对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构建研发创新团队办法不多。

  二、“十二五”科技创新的形势研判

  (一)鄞州区“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世界经济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给鄞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将处于世界经济周期的调整回升期,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科技创新战略,在未来10到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将有利于鄞州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中央提出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宁波已将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和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创意设计四大领域锁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鄞州是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在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取先发优势,将会为鄞州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机会。

  2.资金、能源、土地等要素制约对鄞州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当前,能源原材料紧缺、工业用地紧张、总体趋紧的货币政策等要素制约,已经成为现阶段鄞州经济发展最主要、最紧迫的矛盾,也是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土地的刚性制约使得我区新投产项目明显减少,部分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无法组织有效生产。“油荒”、“电荒”、“用工荒”等已经成为资源要素短缺的代名词。在资金供应方面,受国家紧缩信贷政策影响,金融供给呈现信贷投放减少,融资成本增加,金融保障难度进一步增加的局面。总体趋紧的要素制约无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对投资项目建设,都将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3.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对鄞州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在资源、环境以及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纠纷的不断倒逼下,加快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转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保增长取代转型升级成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和稳定,转型升级问题的紧迫性已经日益凸显出来,转型升级必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主旋律。鄞州能否主动迎合这一发展大势,率先完成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转换,直接关系到鄞州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和在全国、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鄞州绿色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政府已郑重承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科技角度讲,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为主导的低碳绿色技术。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只有将资源生产率置于技术发展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鄞州区“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

  “十二五”时期,鄞州区经济发展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十年来建立在出口导向、要素驱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将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要完成这一升级,鄞州区传统产业发展必须实现从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转变,从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的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模式转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前进。“十二五”时期,鄞州区科技工作需要在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投入上突破发展瓶颈,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低碳经济等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需要在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科技惠民等方面提升效能,需要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创新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培育的“播种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唯一的选择。

  三、“十二五”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质量提升“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一三五五”科技战略,重点围绕“5+5”产业提升计划,坚持科技创新促进鄞州经济转型升级一条主线,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引领和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三大行动,重点实施低碳技术支撑引领、社会事业科技示范、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科技金融突破提升和科技计划规模推进五大工程,积极强化五大保障,为建设“创新型鄞州”、“质量新鄞州”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1.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动力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创新倒逼期,经济转型步伐将全面提速。鄞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宁波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也要当好“排头兵”。鄞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在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跨越,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要素约束和资源瓶颈,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2.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引领作用

  “十二五”必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前沿的技术优势企图在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提前布局,以控制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鄞州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理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优先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引领作用,站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谋划掌握一批符合鄞州产业发展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创新源头,为“十二五”经济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农业与社会事业共享中的普惠作用

  “十二五”是鄞州人均GDP由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矛盾交织多发期。围绕和谐鄞州建设,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省级科技进步龙头,鄞州理应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作用,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社会事业的重大科技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和保障民生,突出示范,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普通百姓。

  4.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中的提升作用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在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鄞州作为民营型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众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有着重要作用。鄞州科技服务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利器作用,大力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提高效率,使科技服务业更好地服务于鄞州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创新型鄞州,形成资源集聚强、创新效率高、辐射影响宽、创新效益好的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科技综合实力继续在全省领先。主要目标如下:

  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区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3个百分点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年授权专利总量力争突破1.2万件,年百万人口发明专利年授权量力争1000件以上;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二分之一。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省市级50项。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40%,经认定的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总数达到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家;建成功能较为完善的公共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检测检验平台、孵育孵化平台等平台体系,科技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含企业)100家。

  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优化区域创新软硬环境,创新信息化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创业投资机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投融资体系。相当一批企业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基本确立。地区和国际科技合作大大加强,群众性的科技活动数量明显增加,全社会创新氛围得到改善。

  四、“十二五”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鄞州区“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一三五五”战略,即一条“转型升级”主线,三大产业支撑科技行动,五大科技创新促进工程,五大科技创新保障措施。

  (一)一条主线

  即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鄞州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鄞州“十二五”建设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应贯穿于鄞州“十二五”转型升级始终。推进鄞州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以转型升级促进发展”,形成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鄞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促进鄞州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依赖、投资依赖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鄞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鄞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鄞州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贯穿到鄞州科技工作各个方面,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

  (二)三大行动

  1.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行动

  结合鄞州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技术需求,确定重点产业未来五年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关键技术和技术突破的路径,突出强化科技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中的渗透、提升和改造作用,大力推进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汽车配件、金属制品、文教文具等我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纺织服装技术领域

  根据国家纺织服装技术发展态势,大力促进鄞州纺织服装技术高新化、国际化,加快推进鄞州纺织服装业增长方式转变,打造“一大二高”(大品牌、高技术、高附加值)优势。进一步发展服装、纺织、面料等在省内外居于重要地位的行业关键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开发功能性服装、新型面料,提升高端服装设计、纺织和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淘汰一批工艺装备差、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的纺纱、印染技术,促进纺织服装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及环境友好生产。到2015年,纺织服装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30亿元。

  ——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紧跟国家家用电器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开发“智能、节能、环保”型家用电器产品;围绕鄞州家用电器业优势领域,重点推进厨房电器、音响设备、白色家电、水家电、健康护理家电等高档家电等领域的技术升级;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较高技术含量的家用电器产品。到2015年,家用电器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30亿元。

  ——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根据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和目标,大力支持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汽车内饰件等产品的开发,提升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工艺装备,加快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为国家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生产基地。到201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150亿元。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引进建立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

  ——金属制品技术领域

  鼓励企业对低附加值普通金属制品的技术改造,应用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金属制品的工艺水平,在金属工具、包装容器、日用金属产品等领域大力开发新产品,并引导企业向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到2015年,金属制品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30亿元。

  ——文教文具技术领域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延伸完善产业链;加大文教文具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做精做强文教文具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推进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文教文具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10亿元。

  2.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引领行动

  围绕鄞州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和海洋高科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鄞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创新方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及高科技产业化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专业科技孵化器建设,使专业孵化器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领域

  围绕装备制造业国际发展趋势,大力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业产品,促进鄞州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装备成套化、产业集聚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城市交通装备、新型塑机、数控机床、起重设备、物流机械、大型印刷机、交流变压器和食品加工设备制造等产业。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250亿元。

  ——新材料产业技术领域

  结合鄞州的现实基础,围绕国家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重大装备等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市场潜力较大的新材料产品;重点支持发展高性能有色合金材料、高型高强耐磨材料、高难度高精度金属铸件、储能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特色优势产品,加快新材料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新材料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争取达到300亿元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inzhouqurenminzhengfubangongshi/20181107/15678.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