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有关单位:
现将《鄞州区创业创新基地发展规划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7月4日
鄞州区创业创新基地发展规划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打造质量新鄞州,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展鄞州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鄞州区创业创新基地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打造自主创新先行区,成为鄞州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战略定位,按照“四年打基础、八年出成效”的建设要求。到2016年,力争实现“五个基本形成”,即:基本形成产业高端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形成高端创业创新资源集聚态势、基本形成利于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和谐美丽的生态宜居环境。为最终实现高端产业集聚区、科创改革引领区、科教智力聚合区、和谐美丽科技城,即“三区一城”的总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基地以高端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激光光电装备研发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四大高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6年,企业总收入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5%;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家,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家,创新型初创企业600家。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涌现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创造若干国际知名品牌。
(二)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把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作为两创基地的先导产业来抓,到2016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4.2亿元;吸引一批企业将研发总部迁移到两创基地中来,加快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检验检测机构和高校院所在基地内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累计培育引进创业投资机构30家以上,创投基金总额突破20亿元,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形式出资力争突破1亿元;杭州银行宁波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科技贷款突破20亿元。
(三)完善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科技研发、创业孵化、公共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区域创业创新平台体系。到2016年,培育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5个;引进建立若干个特色科技产业园和大院大所研究机构;科技孵化平台总面积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设计研发、技术转移、信息交流、技术交易、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与两创基地重点产业关联紧密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四)打造创业创新人才特区。构建以拔尖领军人才为引领,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人才引育、服务保障体系。到2016年,市级以上“千人计划”人才突破20人,其中国家、省级“千人计划”人才1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达400人;创业创新团队引进数量达15个。
(五)构筑专利技术创新高地。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成果与专利的关联度,完善专利资助导向,提升专利质量,不断提高专利的“创造、管理、应用、保护”能力。到2016年,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数力争突破8件;共建专利、品牌、标准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设功能集成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发明专利的产业化占比。
(六)形成宜人的创新生态环境。完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所必需的住房、教育、医疗、购物、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优化基地内绿色生态系统,营造浓郁的科创文化气息;形成创意咖啡屋、文化沙龙等若干知名的公共交流空间;培养1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业创新大赛。
三、各部门工作职责
(一)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1.负责构建两创基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机制,加强人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2.负责推荐基地内企业申报进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3315计划”和区“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
3.协调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落户、激励和保障等工作。
(二)区科技局
1.承担两创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加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研究制订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任务指标的分解考核等工作,加强对两创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
3.组织对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情况汇总分析和信息宣传发布。
4.负责实施地校战略合作推进工程,加快建设和引进重点领域的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研机构。
5.负责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搭建基地内统一的“科技创业创新信息平台”,不断扩大孵化规模、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完善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
6.负责科技信息交流、成果发布、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咨询评估等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7.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围绕两创基地优先发展的“3+4”产业方向,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业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落户基地。
8.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发明专利占比,加快推进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9.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潘火街道办事处
1.制订和组织实施“潘火转型发展片区”推进建设工作方案,承担辖区内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属地职能。
2.着力推进土地高效利用、产业转型和工业园区向工业社区的转变。重点发展高端汽车零部件、激光光电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新兴业态。
3.重点推进中物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设施建设,完善平台功能。推进创新128业态提升、服务功能完善。
4.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升级计划。
(四)首南街道办事处
1.牵头制订和组织实施“首南高端发展片区”推进建设工作方案,承担辖区内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属地职能。
2.着力推进城市高端建设、产业高端布局、资源高端引进。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
3.积极参与摩米创新工场、科技信息孵化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总部经济和专业楼宇经济,大力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型初创企业。
(五)下应街道办事处
1.制订和组织实施“下应联动发展片区”推进建设工作方案,承担辖区内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属地职能。
2.着力推进一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产业与城市联动发展、休闲旅游与东钱湖联动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产业。
3.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园建设,搭建新材料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天宫农业园科技服务功能,推进周边特色村落、主题酒店、养生农庄等项目建设。
(六)南部商务区管委会
1.制订和组织实施南部商务区整体推进建设工作方案,加快南部商务区二期招商、三期建设工程。不断优化商务环境,提升总体形象。
2.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总部,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不断完善服务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3.负责提供与两创基地产业发展相关的指标和数据。
(七)区人力社保局
1.负责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促进领军和拔尖人才聚集。
2.加强高级职业经理人、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实施开展“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3.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落实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
(八)区发改局
1.加强服务业规范建设,加大政策激励,开展服务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和品牌培育。
2.加强科技创业投资机构的引进建立,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3.组织实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九)区经信局
1.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支持在两创基地内发展高端汽车零部件、激光光电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
2.指导基地内企业加快开展“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工作。
3.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加强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帮助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开拓能力。
4.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技术中心建设。
5.负责提供与两创基地产业发展相关的指标和数据。
(十)区财政局
1.按照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增速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3个百分点。
2.负责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采购纳入《鄞州区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品牌产品目录》中的基地内企业产品。
(十一)区城投公司
加快建设一批政府投入新建的楼宇,强化筑巢引凤,用于重大平台、优质项目和人才公寓的流转使用。
(十二)区国土资源分局
1.大力实施“空间换地”策略,制定严格的企业用地和建筑物退出管理流程与实施办法,综合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土地资源向效益好、集约利用率高的企业流转。
2.做好基地内现状土地利用整理分析,明晰可利用土地面积,合理安排项目落地。
(十三)区商务局
1.大力推进“科技兴贸”战略,指导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加强对鄞州区汽车零部件国际商会和纺织服装国际商会的指导,推进基地内相关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负责提供与两创基地产业发展相关的指标和数据。
(十四)区文广新局
促进基地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强版权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出版、非法销售、盗版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十五)区金融办
1.负责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科技银行等为主体,科技保险、资产评估、中介咨询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和投融资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推动区内外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更多地投资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负责对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公司投资业务的监督检查。
3.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的支持。建立专门融资申请通道,为科技企业(项目)融资申请搭建桥梁。
(十六)区审管办
做好两创基地相关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工作,帮助解决项目报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七)区投资合作局
围绕基地内优先发展的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加大高技术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优质项目落户。
(十八)区市场监管局
1.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2.根据有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知识产权入股的方式在基地内创办企业。
3.负责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制订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为有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信用信息。
(十九)区规划分局
加强两创基地与宁波市总体规划、鄞州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参与基地专项规划的编制。
(二十)海关鄞州办事处
负责落实基地内企业有关仪器设备和物品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调节税政策,帮助解决在相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十一)区供电公司
负责优先保障基地内科技型企业用电需求和项目改造,确保基地内科技型企业不停电。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在科学研判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质量新鄞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两创基地”建设的内涵和重点,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成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
(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根据“两创基地”规划要求,按照“多点启动、以点带面”的总体开发建设时序,重点抓好创业创新平台、重大创业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工作。尤其是潘火、首南、下应三大片区要按照现有产业提升路径和产业培育方向,扎扎实实抓好部署和落实。
(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各创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主动服务,配合做好规划、土地、人才、融资、用电、审批、政策处理等相关工作,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四)统筹衔接、营造氛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两创基地与宁波市总体规划、鄞州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建立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商机制,开展规划的宣传和成果展示,加强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和谐氛围。
附件:1.两创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2.两创基地发展核心考核指标任务分解
3.两创基地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季度统计报表
附件1
两创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性质 |
责任单位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总投资(万元) |
1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科技园 |
续建 |
投创中心 |
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依托清华大学和研究院的技术和人才打造的科创平台。 |
85000 |
2 |
中物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 |
续建 |
投创中心 |
项目占地45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技术和人才打造的科创平台。 |
50000 |
3 |
科技信息孵化园 |
续建 |
科技局 城投公司 |
占地331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02平方米,将打造成为科技政策、海归科技人才、科技服务资源、创意文化等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高地”。 |
66000 |
4 |
摩米创新工场 |
新建 |
首南街道 |
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约17021平方米,建成后,将为光电装备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 |
- |
5 |
高教园区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园区 |
新建 |
科技局 |
重点建设成为南高教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地。 |
- |
6 |
南部商务区二期、三期 |
续建 |
南部商务区管委会 |
二期总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三期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
572000 |
7 |
城市(都市)工业社区 |
续建 |
下应街道 首南街道 |
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 |
120000 |
8 |
信息产业园 |
新建 |
下应街道 |
总用地面积200亩,建成信息产业高地 |
- |
附件2
两创基地发展核心考核指标任务分解
序号 |
指标 |
潘火片区 |
首南片区 |
下应片区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1 |
企业总收入(亿元) |
210 |
250 |
300 |
100 |
120 |
150 |
30 |
40 |
50 |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50 |
52 |
55 |
33 |
36 |
40 |
13 |
16 |
20 |
3 |
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1.1 |
1.4 |
1.7 |
1.0 |
1.2 |
1.5 |
0.5 |
0.7 |
1.0 |
4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
4.7 |
5.2 |
5.7 |
2.5 |
3.2 |
4.0 |
1.1 |
2.0 |
3.0 |
5 |
科技孵化平台总面积(万m2) |
0.5 |
0.5 |
11.5 |
9.1 |
9.1 |
9.1 |
0 |
0 |
0 |
6 |
每万人发明专利数(件) |
5 |
6.5 |
8 |
7 |
8.5 |
10 |
4 |
4.5 |
5 |
7 |
国家、省级“千人计划”人才(人) |
3 |
3 |
4 |
3 |
4 |
5 |
0 |
1 |
1 |
8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inzhouqurenminzhengfubangongshi/20181107/15674.html 推荐文章热门文章常见问题站点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