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工商所: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秩序,重点解决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根据县人大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要求,县局决定在全县开展一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责任区巡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规范全县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秩序,有效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和谐校园。
二、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及周边流通环节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彻底取缔食品制假售假窝点和无照经营行为,完善和落实市场巡查责任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校园消费安全。
三、整治内容及重点
(一)清理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凡校园内外的食品经营者、校园周边饮食摊点等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均应依法查处。
(二)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市场巡查的力度,重点查处销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销售过期、变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食品、标识、说明不齐全食品,对不合格食品和“三无”食品一经发现要立即收缴。充分发挥12315执法网络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各类食品质量申诉和举报。
(三)结合前期食品安全监管、小食杂店整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学生食品消费特点,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学校、重点经销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切实提高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工商与学校联席制,执法人员定期进校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向学生展示假冒伪劣食品,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在校园中现场讲解假冒伪劣食品的种类及危害,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消费咨询,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同时,引导和督促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一票通”制度,提高自律意识,促其规范经营。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8月中旬至8月下旬)。
各所要认真学习贯彻县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按照方案要求,对全县的校园内外食品经营户及其他无照经营户开展调查摸底,并造册登记,为下阶段的整治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0年9月初至10月中旬)。
各所要按照方案要求,一是在9月初,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联合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强化手段,以整治无证照经营和查处不合格食品为主要内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确保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二是在9月下旬-10月上旬,结合国庆、中秋双节,开展校园周边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三是在整治期间,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向师生及周边经营业主散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单,并对经营业主讲解真伪食品鉴别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经营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2010年10月中旬至下旬)。
各所要认真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总结,探索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好整治绩效统计,形成文字总结材料,于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任务。各所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当前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作为今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出成效。为此县局成立由副局长楼永君任组长,消保科、经检队、市场科、企业科、各工商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消保科,李昱任办公室主任,切实加强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按照食品安全属地监管的原则,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县局消保科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系统专项整治的指挥、协调、督办等工作,要加强检查督办,掌握工作动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工作全面落实。各工商所要按照整治重点,认真进行安排部署,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好巡查记录,确保专项整治重点落实到位,不走过场,见实效。
(三)强化协调,形成合力。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注重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
主题词:食品安全 整治 方案 |